《学做工》作者谈中国高考:“我从未见过像他们这样努力的学生”

2014年—2017年,大约有120名学生参加了课程,他们都写了日记,书里使用了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内容。

她很爱自己的故乡,但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同时,她又清醒地知道自己不属于北京。

传统的“知识”是什么,就人文而言,是精益求精、照本宣科;就科学而言,是应试教育、权威理论。但我认为,还存在一种“世俗的知识”,也就是生活体验和日常文化。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19年7月17日,河北沧州某村,一名高考考生获得了601分的成绩,其父亲拉起了喜庆的红条幅。 (视觉中国/图)

升入高中后,我们学校每个人都很优秀,你除了加倍努力,别无选择。在高中,成绩好的学生有两种类型——通过努力学习而获得高分的“学霸”,以及极其聪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成功的“学神”。在我读高中的时候,班主任很喜欢聪明的“学神”,而对一次又一次问问题的学生很不耐烦。作为一个“学霸”,我会努力表现得很聪明,而不是通过悬梁刺股的刻苦学习获得高分。

这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名学生的一段日记,来自2019年出版的《Being Modern in China》(在中国实现现代性)一书,作者是因著作《学做工》享誉世界的英国社会学家保罗·威利斯(Paul Willis)。

《学做工》的简体中文版出版不久后,2014年,保罗·威利斯应邀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任教,也开始了他对中国学生为期三年的田野观察。随着对中国的了解得越多,保罗·威利斯愈是困惑。他察觉到正在发生的文化变化和个体挣扎,他也因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对现代性(modernity)所抱有的积极态度而惊讶。课堂上,“高考精英”们回忆和反思自己的高考生涯,成为他理解中国教育制度与现代性关系的民族志材料。

距离《学做工》的年代已经很遥远了。那是1970年代,保罗·威利斯通过展示英国“汉默镇”12个男孩从毕业到工作的生活经历,试图回答:为什么工人阶级的子弟仍是工人。他最终得出结论,工人子弟并非天生蠢笨或不努力,而是他们主动选择“子承父业”。由于能融入主流精英社会的机会有限,他们为了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主动选择了走上父辈的老路,发展出一套对抗权威和主流文化的“反文化”。

《学做工》,2013年3月出版,译林出版社。 (资料图/图)

2019年这本探讨中国教育制度与现代性的书则诞生于偶然。起初,保罗·威利斯只是要求北师大的学生们在课前写下对经典民族志文献的心得体悟,然而,他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柔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