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人设”生意

准留学生们的“人设”,成为可以被包装和打造的生意。中介机构通过提供付费科研、实习、公益等活动,提升学生在申请阶段的“软实习”。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上,为了让简历脱颖而出,不至于淹没在雪花般海量的申请材料中,一些申请者报名参加看上去“高大上”的活动,以此让考官眼前一亮。

“但其实学校并不在意你做的是什么。你可以去研究水、研究桌子,更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中你自己的学习和反思,你挖得有多深。”

(本文首发于2021年9月2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何海宁

2021年8月5日,中国探险协会发布声明称,该协会近期组织的青少年腾格里沙漠探险项目发生意外,一名16岁北京学生不幸身亡。

这起悲剧中的周边信息引人注意:这名学生参加探险,原本是为了出国留学。中国探险协会官网的一篇文章称,该活动有助于“提升文书的亮点,让招生官记住独一无二的你”。一名同班同学在媒体采访中称,“大多数人参加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出国留学加分,并不是喜欢户外运动。”

2021年6月,深圳某留学机构发布了一则广告,宣称学员付费1.58万元,就能参加一项“女工赋权项目”。该项目将在纺织厂、电子厂等地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相应地,学员将获得一篇被视为“学术成果”的调研报告、一封导师推荐信、一张项目结业证书。

这则广告引发巨大争议——青年人对于社会问题的关注,本是一件好事。但在商业化包装运作以及申请大学的功利心驱动下,该项目将对女工群体的人文关怀,异化为给履历镀金的工具。

这两项活动都与留学中介市场中的商业概念“背景提升”有关。在国外精英大学,尤其是美国本科的申请中,除了托福、SAT、ACT等标化考试成绩,学生还需要提交个人陈述等文书、在网申系统中填写10项课外活动。一些不可量化的——更关乎“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指标——也被纳入考察,比如社区参与、对少数群体的关怀、领导力,以及是否一个“好的公民”。

北京国际教育留学巡回展上的英国留学展台。 (视觉中国/图)

准留学生们的“人设”,成为可以被包装和打造的生意。中介机构通过提供付费科研、实习、公益等活动,提升学生在申请阶段的“软实习”。在竞争激烈的赛道上,为了让简历脱颖而出,不至于淹没在雪花般海量的申请材料中,一些申请者报名参加看上去“高大上”的活动,以此让考官眼前一亮——比如去北极科考、到尼泊尔为穷人造房子。而在西方受推崇的议题则更能抓人眼球,比如为少数民族妇女赋权、为社会边缘群体发声等。那些仅靠身边有限资源脚踏实地申请的人,则逐渐卷入留学申请消费化的不安和隐忧中。

“升学助力”

18岁的王波是西南某二线城市一所民办学校国际部的高中毕业生。她扎马尾、戴框架眼镜,坦荡地露出额头。

自高一入学起,王波时常被裹挟在一种焦虑的氛围中。她所在的学校,是一所集活动、考培、留学申请于一体的国际学校。王波是从国内教育体系升上来的学生,国外大学的申请制对她来说是全然陌生的体系。“做活动”的重要性,常被校长、老师挂在嘴边,“没有好的文书、活动经历,光靠学习成绩是申不上好大学的”。

陈彬杰是成都一家留学服务机构的负责人,从业已超过十年。他认为目前市面上的背景提升项目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由留学机构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经历,规划出可以长期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一类由专做背景提升的第三方机构“外包”。还有一类是与国际学校或公私立学校的国际部合作,签约成功后学校将获得佣金,“一般来讲,返佣点在20%-30%不等”。

陈彬杰注意到,2013-2014年开始,越来越多学生想去国外本科读名校。2016-2018年是去美国读本科“井喷式”的三年。国内留学市场的供方也从最初帮学生做留学服务和指导的机构,发展出越来越多第三方背景提升平台、科研平台。

让王波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学校经常开分享会,“类似普高的早会”,并邀请家长参加。在学校礼堂,老师会细数常春藤名校的光辉历史,反复强调低分高录的极端案例——比如一位学生成绩并不出彩,但依靠保护海龟的经历和文书包装,最终被海外名校录取。这让王波产生了错觉:“它会在潜意识让你觉得,就算我学习不努力,只要活动做得特别好,一样可以进这么好的学校。”

学校为每一位学生配备了一名活动导师,在家长也在的专属微信群中,导师经常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秦莉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