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路 | 100张中国脸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学生成长路上,老师像是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坚守着#教育之路#。当中有守护大山梦想的引路人,有以科技助力教育升级的先驱者,还有创新育人理念的拓荒者。在教师节这天,让我们衷心感谢他们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1.阿胜子曲(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瓦都小学校长):扎根乡村教育一线,通过科技赋能推动传统教育变革

2014年从事教育工作后,阿胜子曲发现,科技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传授知识。长方体可以在屏幕上随意反转或拆分;火红的太阳和湛蓝的地球可以在屏幕上自由转动;现代化的技术可以让孩子们能更直观、更直白地学习抽象的知识。

此后,阿胜子曲便致力于在乡村学校推广电子白板一体化全覆盖、电教化(信息化教育)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培养专业化的多媒体技术人才。

2.曹本华(信息化教学实践者):支教三年,让信息化教学的智慧在偏远山区落地生根

曹本华是四川布拖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挂职),深入乡村支教三年。在这之前,他是一名高级教师,扎根在佛山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

支教三年,曹本华致力于在当地推广“互联网+教育模式,为当地学校搭建信息化教学平台。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曹本华跻身广东省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专家之列,是最早在学校推行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者。

3.陈君辉(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混凝土项目首金获得者):发挥金牌选手传帮带作用,推动技工教育事业

毕业于广州城建技工学校建筑施工专业的陈君辉,与队友刻苦训练,夺得世界技能大赛国内混凝土项目首金。

作为金牌得主,他从一名学生变为广州城建技工学校的一名实训教师,发挥自己作为金牌选手的“传帮带”作用,积极地贡献自己训练和比赛的良好经验,推进世赛成果转换及应用,为技工教育事业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贡献力量。

4.李慧坤(广州荔湾童声合唱团团长):专注合唱教育普及,用合唱传递育人理念

李慧坤是荔湾童声合唱团团长兼指挥,在广州荔湾区青少年宫任教15年。儿时参加校外合唱团的经历,是她迈进合唱殿堂的第一步。毕业那年,她毅然选择成为一名童声合唱团教师。

她带领的荔湾区荔湾童声合唱团参加了三次世界大赛,并获得三个世界金奖冠军。2020年,李慧坤带领合唱团的孩子和贵州毕节团结乡小学的孩子组建了一支大山里的合唱团。李慧坤认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孩子都应有音乐相伴,她希望能点燃乡村学校的音乐梦想。

5.廖杞南(美丽中国支教项目CEO):一起举手,育建美丽中国

2004年,本科刚刚毕业的廖杞南参加全国第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广西桂林山区开展支教志愿服务。2013年,经过对自己人生志向与专业特长的反复权衡,廖杞南最终决定辞去公职,正式加入美丽中国团队,承担起美丽中国的运营支持、项目拓展、政府关系支持等工作。

美丽中国致力于将优秀的教师输送到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培养为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而长期奋斗的青年人才。廖杞南一直躬身力行,全力推进美丽中国这项教育公益事业的发展。

6.罗松江村(乡村教育建设者):打破乡村教育困境,带领孩子摆脱无知、走进光明

罗松江村是有着11年教学教龄的乡村老师,曾经在西藏丁青县巴达乡中心小学当过校长。任教期间,他深切感受到由于地理位置、生活条件、教师的职业环境等原因,乡村留不住老师。任乡村校长时,他需要天天服务学生、老师、家长,虽然很累,但他觉得心里特别舒服。当他看见纯朴的孩子们在成长时,感觉一切都是值得的。

对于他来说,作为一个老师,把孩子们从无知的黑暗中带到光明里,是无比光荣且非常重要的事情。

7.叶连平(全国助人为乐模范2019年感动中国提名人物):为教育事业奉献四十余年,用萤火虫般的亮光,守护讲台下的孩子们

1928年叶连平出生在山东,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1978年他受聘为安徽省和县卜陈学校的老师,开启了教育之路。退休那天,他趴在桌子上大哭,舍不得讲台。而退休后的他又投身贫瘠的乡村教育事业,自掏腰包创办留守儿童之家,花光三十余万元积蓄。

如今的叶连平已经93岁,依然坚守在三尺讲台。将一生奉献给教育的他,曾提名感动中国人物,并获得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等称号。

8.杨小玲(北京残奥会开幕式演出手语指挥,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跨入无声的世界,用爱温暖无声天使

1990年初夏,杨小玲无意中看到一群聋哑孩子在教室里跳舞。谈不上姿态,谈不上美感,动作甚至有些僵硬,但孩子们的那股子认真劲,让她的眼泪地掉下来。就这样,心系聋哑孩子的杨小玲,放弃了保送读大学的机会,执意选择了武汉市第一聋校,成为了一千余名寄宿学生的爱心港湾。

多年来,杨小玲先后为中残联艺术团、全国各特殊高校输送了多名优秀舞蹈人才,她的先进事迹也以《道德讲堂》和汇报交流等形式在社会上进行了两百多场宣讲,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被聋哑孩子亲切称为鼓舞妈妈2017年荣获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18年被中宣部授予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

9.詹雯(纳雍县支教校长):成为1600名孩子的校长妈妈

2017年,詹雯到贵州省纳雍县支教一个星期,被孩子们对山外世界的渴望所打动。自2018年起,三个月支教期满后,因纳雍师生深情恳求延期,她又放下临近高考的孩子和八十多岁高龄的父母,主动申请延期三年。

詹雯用最短的时间深度调研纳雍县三百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通过跑乡镇、下学校、进课堂实地调研,提炼总结出天河-纳雍教育帮扶三互三理三管三延模式,并被贵州全省推广。支教期间,她作为纳雍天河实验学校首任校长,打造了一所具有生命温度的学校,成为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样板学校,组织开展校际交流达13000人次;促成华南师范大学研发的首间AI人工智能+教师能力提升实验室(天纳空间)落地纳雍,打造了9梦想教室,极大推动了当地教育的发展。

(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