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路 | 100张中国脸

大自然的一山一河、一树一木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值得被看到、被呵护。有这样一群人,正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未来,坚守一条#自然之路#,他们用镜头记录野生动物的身影、耗费数年解开鸣沙之谜、潜心研究寻求发展与保护的平衡……他们用心述说自然故事,努力唤醒人们的关注。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1.顾莹(青海可可西里申遗特邀摄影师):为了唤起对野生动物的关注和保护,她以户外为家、以野生动物为伴,在青藏高原无人区用镜头述说着一个个生命的故事

顾莹不仅是第一位创造中国女子滑翔伞点对点直线越野百公里纪录者,她还有着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可可西里申遗特邀摄影师、纪录片导演,荣获2016中华文化人物、2017世界最佳自然摄影大赛(Windland Smith Rice)年度大奖、2018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户外摄影师,她监制、拍摄的纪录片《可可西里守望者——顾莹》获得20196届深圳青年影像节最佳摄影奖纪录片。

作为野生动物摄影师的她对生命和自然有着深重思考,热爱自然、崇敬生命。当第一次使用相机定格了鸟儿飞翔的瞬间,她的翱翔之心再一次释放。顾莹从痴迷鸟类摄影开始,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鸟人”,并扎根青藏高原拍摄野生动物。她长期和野生动物在一起,把自己融入它们的世界,将野生动物的真实生存现状以纪实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世人更多地了解青藏高原的生物多样性,关注和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

2.蒋南青(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扎根环境研究多年,只愿绿色环保主流化

蒋南青先后在世界各地从事农业生态研究7年;曾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中国办公室任职10年,推动环境署在中国项目的规划和执行。如今,她是中华环保联合会绿色循环普惠专委会秘书长。

她亲身走访塑料处理基地,寻找可行的环保实践模式;同时关注国际塑料处理现状,与同伴耗时一年多翻译《塑料垃圾与漂浮筏》。多年来,蒋南青研究广泛,从农业生态、气候变化、塑料处理、绿色金融再到双碳目标,但始终走在推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路上。

3.马军(公众环境卫士):数据汇成蔚蓝地图,执着守护碧水蓝天

1992年毕业的马军,在实地采访和文献收集的基础上,1999年出版专著《中国水危机》,分析探讨七大流域片生态环境问题。2006年创立NGO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同年9月推出中国首个环境公益数据库——中国水污染地图2014年发布蔚蓝地图APP,协助公众获取空气、水质、海洋、气象和土壤风险信息,联通两部委黑臭河举报平台,协助公众和NGO伙伴开展微举报;借助环境大数据,助力绿色供应链和绿色金融,推动16000家企业改善其环境表现;2020年上线低碳地图,赋能低碳转型,服务绿色发展。

4.屈建军(大漠游侠):耗费半生研究沙漠,揭示鸣沙之谜

31年前,当了6年老师的屈建军重新求学考研,把研究沙漠变成一生的课题。一年中,屈建军有300天都在沙漠里行走,风越大,他待的时间越长。

他提出“六带一体”风沙危害防治体系,有效减少了莫高窟的风沙危害;他以科学理论避免了一项大工程仓促上马,让风吹散了蚕食月牙泉的黄沙;他耗费数年搞清了沙子发出响声的原理,成为世界难题“鸣沙之谜”的“破壁者”。风沙虽带给他满身细碎的伤痕,却从未击退“大漠游侠”的决心。

5.沈志军(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为野生动物创建理想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被公众评为最有温度的动物园。从传统老旧的动物园到温暖有爱的动物家园,一切转变要从“百兽之王”、园长沈志军说起。

自成为园长的那一日起,沈志军便立志要打造一座体现生命关怀的现代动物园。十几年来,他倾注心血改造园区,在国内率先取消动物表演和收费投喂,还将现代前沿科技用在动物身上,坚持帮动物们找回自信与快乐。

南京红山动物园秉持人与动物“生命平等”,尊重动物的表达天性,最大限度地还原栖息地场景,帮助“毛孩子们”重拾野性。“动物园是一个生命与生命对话的地方,它有着传承并延续博爱南京城市品格的天然使命。”沈志军期待每一个来到动物园的人都能怀着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之心,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6.王遥(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致力学术创新研究,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王遥教授始终致力于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研究,至今已主持五十余项国内外重点课题,出版了《碳金融:全球视野与中国布局》、《气候金融》等9部绿色金融领域前沿著作,不断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迈入新里程。在国内绿色金融发展起步之初,王遥教授就带领团队深度参与我国绿色金融和气候投融资政策及标准研究,积极支持市场创新实践。

如今,绿色金融发展已进入最好时代,王遥教授将带领团队继续致力于向社会传播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理念,讲好绿色金融“中国故事”。

7.奚志农(野性中国创始人):以记录野生动物为天职,用影像推动自然保护

在被认为“最难拍摄野生动物的国度”中国,奚志农用三十多年的时间为自己创造了一份工作——野生动物摄影师。三十多年来,他深入丛林、穿越雪山、坚守高原,用镜头和青春记录下滇金丝猴、藏羚羊、雪豹、绿孔雀等众多中国野生动物打动人心的瞬间,和它们所面临的危机状况。他创立野性中国工作室,举办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为在自然保护第一线的工作者提供了技术和设备的帮助,壮大了用影像保护自然的队伍。

8.郑青松(2020年敬业奉献中国好人榜上榜者):与铁塔银线为伍巡检保电,与鸟雀欢歌为伴守护青山。输电线路运维30年的电网鸟爸,用爱心和行动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加入保护自然、爱护野生动物的行列

32 年的电网运维工作、累计 2 万多公里的巡线维护路上,队长郑青松先后救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二级保护动物猫头鹰等共计两百 多只野生鸟类,拆除七十多张捕鸟丝网,阻止三十余起违法捕猎。被称为电网鸟爸的他,积极践行生态环保理念,用实际行动传递绿色公益环保理念、实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先后获评中国好人荆楚楷模第六届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湖北省十佳爱鸟护鸟人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等称号。

9.周永章(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主任):跨学科研究,矢志可持续发展

留学海归博士,任教于中山大学,周永章具有文、理跨学科视野,他同时招收地球科学、地理科学、经济学三个门类专业的研究生。跨学科研究源于他的坚实基础、灵感和责任心。

周永章承担了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广东省重大决策咨询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研究课题。矢志可持续发展,对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情有独钟,推动生态文明和低碳产业落地实践

(排名不分先后,按姓氏拼音排序)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