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作家郝景芳:“我们将慢慢学会与技术相依相存”

“在技术刚来的时候,大家特别容易把技术当成一个孤立的存在,并且当成人类的对立面,其实不是的。我们将慢慢学会跟技术相依相存,就是共生的状态。”

“我觉得最大的不平等就是认知不平等。这不是穷人变得更穷,而是说懂科技的人会变得更富。”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28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邢人俨

2019年12月,郝景芳来到专业从事脑电采集分析、脑机接口控制与应用的某科技公司,戴上脑电帽,体验用”意念“操控赛车比赛。 (受访者供图/图)

戴上脑电波采集帽,集中注意力,放松心情,便能操控赛道上的小车顺着轨道奔驰起来。心思飘忽了,小车也立马停驶。这是郝景芳在2019年12月探访一家脑机接口技术公司时亲身体验的场景。当时,她正在做一档前沿科技对谈节目《折叠宇宙》,脑机接口是其中一期的主题。

本科就读于清华物理系的郝景芳,在科学界有着广泛的人脉。她走访了国内具有代表性的科技公司和实验室,与一线科研工作者对话,并邀请非科技领域的嘉宾,如作家、导演甚至普通人参与访谈,意在打破不同圈层的认知隔阂,使“科技知识能够破圈,为公众理解;艺术能破圈,从科技发展中获取新的灵感”。

2021年10月,郝景芳与科学家们的访谈实录集结成《中国前沿:不如问问科学家吧》一书出版。“我们国家的普通公众都知道马斯克,却不知道我们国家自己的科研探索者,我非常希望能给这些探索者一个介绍和曝光的机会。”郝景芳希望借此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未来加入科技探索行列。

郝景芳乐于拥抱前沿科技。现在机械骨骼已经发展到可以弹钢琴的精度,她设想自己老了如果腰酸腿疼,要主动把胳膊、腿换成机械的。但同时,她对未来有一些悲观,个体的生活效率提升了,却还是有许多人活得很痛苦,因为即使技术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多地还是由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决定,这或许是亘古不变的。

人工智能在历史上曾有过两次浪潮,自2006年延续至今的是第三次,郝景芳用“阶跃式”形容其发展过程:“深度学习这种算法能让智能技术有一个很大的爆发。不是说前面的努力都是失败的,只是前面的努力能达到的效果是有天花板的,上了一个台阶上不去了。这一回上的台阶比较大,但也有天花板。等到下次另一个算法有很大的提升,又会进入一波新的浪潮。”

在郝景芳看来,人工智能绝非像某种生物一样的存在,而会成为人类社会新阶段的基础设施,这一点在智能推送、人脸识别中已见端倪。当前人工智能运用的主要还是深度强化学习模型,依旧由数据来驱动。数据的偏见,则是数据驱动人工智能最关键的伦理问题。

“很多人用智能推荐系统求职时会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求职者是女生的话,系统会推荐一些含底薪的基础性工作;如果求职者是男生,那么会出现高管、总监等具备领导力、行动力的工作岗位。”中科院类脑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曾毅指出,“有人说人工智能有偏见,实则不然,有偏见的是它基于的大数据。可能同类职业显示90%是男生,人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考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