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网红“恋爱导师”:文艺里有爱情的解药么

他的爱情课是不是一碗情感心灵鸡汤,这些困扰过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真有所谓的答案么。

责任编辑:周建平

梁永安,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50后”,一位在B站上面向年轻人源源不断输出爱情、人生、职场等话题内容的“超级UP主”。在这些视频中,他衣着朴素,有点不修边幅,似乎还不那么习惯面对镜头,但这些丝毫不妨碍他的持续火爆。

2017年5月,梁永安受“一席”之邀准备做一次公开演讲。他想当然地认为是让他讲述自己专业领域的内容,“那肯定是讲文学——为什么去爱文学,在文学里遇到一些什么人,然后发生哪些有趣的事。”

“但到深圳和对方一交流,他们说也不一定,你可以讲讲你自己觉得当代青年生活里最矛盾或最焦虑或最需要面对的事。”

当时,他刚读完美国社会学家艾里克·克里南伯格写的《单身社会》,加上自己身在校园对青年学生的近距离观察,就有了《在单身的黄金时代,我们如何面对爱情》。

35分钟的演讲视频在网上一经推送,点击量一下子达10万+,之后数日一路攀升,最终达120万。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相应的文字稿内容也被大量转发、分享。梁永安意识到,自己触及的是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

在合作方推动下,他把自己的思考和观察进一步扩充、细化,选取初恋、分手、前任、孤独等35个关键词,又做了《梁老师的爱情课》系列课程。《爱情课》第一季6集上线后,继续在各大合作视频网站占据点击率高位。

《爱情课》走红后,一些头部内容公司、视频网站纷纷找上门和他商议合作。目前,梁永安在B站上拥有近60万粉丝,其中既有大量来自复旦、交大等高校的“95后”、“00后”在校学生,也有年龄在三四十岁之间、事业有成但受困于婚恋问题的都市白领。

一名“50后”中文系副教授为何能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他的爱情课何以触动如此多“90后”、“00后”,乃至已步入中年的80后内心深处的焦虑?

槐花,两个大问题

在复旦大学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我见到了梁永安。

我带着许多充满紧张感、急迫性和散发着青春荷尔蒙的问题而来,同时有所怀疑和保留——这些困扰过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真有所谓的答案么?在现实世界中,他的爱情课是不是一碗廉价的情感心灵鸡汤?

我们从清晨的咖啡香气谈起,节奏变得缓慢而悠长——他回忆起在北方的童年,每到槐花开时,女孩们一早起来摘下槐花,把它浸在小木盆里的清水中,然后拿个杨木梳沾水梳头,一下一下地梳,一梳个把小时——“其实她不光是梳头,是在一天开始的时候,把自己上上下、整个身心都梳理了一遍。”

“所以现在大城市里有些女生脾气急是有道理的,一大早起来就跟打仗似的,哪有这个闲心。”他说。在这样充满紧张感的现代生活里,一个人如何能谈得好恋爱呢?

事实上,当我的一位女友Andy无意中得知我要去复旦采访梁永安时,连日追着我问——你要问他什么问题?你们后来究竟聊了些什么?梁老师是如何回答的……

Andy,年过三十,毕业于北美排名前三的商学院EMBA班,在某知名跨国公司已晋升到身为女员工的职业天花板,目前有跳槽打算的她手握三个offer,包括一家正在风口期的互联网巨头、一个到北美工作的机会。在出差占据了一年近三分之二时间的工作状态中,她还见缝插针地健身、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奎因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