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改造家》引热议,我们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私宅?

家装改造节目《梦想改造家》最新一期引起热议。有网友质疑,节目花费农民 132 万元却建了“红砖毛坯房”。

《梦想改造家》“改造西北‘空巢之家’”节目截图

舆论激起千层浪,一些网友纷纷在社媒平台表达看法。有的认为此次事件可以引发对建筑思维和审美评判的探讨。

有网友吐槽房子设计问题,如漏风的围墙设计欠缺考虑当地天气、环境和屋主情况。

21 日,节目组回应质疑。目前呈现的是未完成作品,待明年开春后继续完善和持续报道。另改造费用由节目组和委托人子女各承担一半。

节目组最新情况说明

有媒体联系项目设计方陶磊(北京)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的有关责任人。对方表示,在整个改造项目中都有与委托人充分沟通,并观察和考虑老人的生活习惯。“很多评价上的疑虑是在没有完整看节目或者对建筑空间不熟悉导致的。”

他们也回应了墙体通透设计的问题,“砖墙镂空只出现在院墙,或者卫生间玻璃高窗外侧,并非主体墙体上,对保温不会有任何影响。”在节目里,团队还给全屋都做了地暖。

改造老屋的屋主受访时表示,房子尚未交工。至于房子好坏,等他们入住后才能客观评价。

改造项目日前未完工。事件暂时没有定论,或等到节目组明年回访时才有进展。

《城市画报》2021年11月刊封面专题《中国式私宅》

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私宅?这个问题有着各种各样的回答。城画君在11月刊采访了多名私宅屋主。他们都曾尝试自建私宅。

让我们来“参观”这些有个性的私宅吧!

#01

最失败的家就是酒店的样子

私宅信息

所在地:云南·大理·沙溪古镇

屋主职业:建筑师

建成时间:2019年8月

基地面积:272㎡

建筑面积:240㎡

平面参考图:

白色房子是王涛的家。宅子的单坡屋顶,保证了室内采光充足,也与村子后方山峦连绵的形态呼应。拥有现代面貌的它,立面材质却用着当地常用的 “牛皮灰”,即熟石灰搅拌稻草。

王涛是建筑师,从业将近二十年,在青岛有一家建筑工作室,承接的都是酒店、酒吧和精品店等商业类项目。

他第一次建造私宅,是建自己的房子,也是建筑师最能大胆放开实践的时候。

在王涛看来,私宅完全不同于酒店等商业性场所,其中的关键是摄入“信息量” 的问题。

“我们在一个环境里,单位时间内所摄入的信息是有上限的”。每一幅画面、每一块肌理、每一种气味、每一处光影,都是信息量的一部分。信息量也跟时间息息相关,住三年跟住三天就很不一样,因为时间增加了,信息总量也随之增加。

“如果摄入不足你会觉得寡淡,可如果摄入过量,那种咸腻的感觉比寡淡还讨厌。这就是为什么经营性的场所一般都信息量比较大,因为它不是给人长时间停留而准备的。”

宅子后院兼顾着木工操作间与烧烤区,这是整屋里生活味最浓的地方。

“我一直认为最失败的家就是酒店的样子,酒店需要满足成百上千人的行为习惯,它的呈现必然是个平均值,即使是设计类酒店,也是在标准化和可维护的基础上运行。这让几乎所有的酒店都没有办法不装腔作势,它像一个板着脸但是得体的陌生人。可‘家’不同,它应该像亲人,不刷牙也可以接吻,我希望它有烟火气,可以存在那种有秩序的轻度混乱,这让我不紧张。而如何做到不装腔作势,把度假型转换到常居型,是我花了很多时间来面对的问题。”

宅子的外立面

2018 年,王涛一家在云南省沙溪古镇华西村度假,待了整个夏天。回到青岛后,王涛的妻子心脏病发作,医生说只有百分之二三的存活希望,幸好最终抢救过来,转危为安。

经历过生死,王涛夫妻都觉得“得好好活,喜欢就去做”,要做一个合适自己的居所。于是王涛回到华西村,租下一处老院子,房子是危房,拆除后建新房。

在设计这栋房子的时候,王涛有意识地往回收,控制自己的表达欲,减少“信息量”,同时根据家人的生活习惯来布置,力求舒服合适。

建筑工艺和建筑形式都没有参照当地建筑,只是用了当地的材料,“我想造一个我心里觉得适合的房子”。

前院一角,这里的伞墩也是王涛自己锯铁制作的。

入口的风雨檐,在宅子落成后新添的。王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徒手画了幅立体结构图,才让村里的师傅清楚它的构造。

 “一起看电视在我们家是重要的家庭娱乐项目,在这个下沉的客厅,吃饭时也可以看电视。”阳光房、餐厅、厨房、下沉客厅之间没有做分隔,冬天可以看着电视烤火,同时享受来自阳光房的明亮光线。

盖房子前后持续将近一年,设计理念落地化的过程中,王涛也在不断地自我调整和适应。以往他的工作习惯是严谨、细致,细节处力求完美,有深度强迫症的倾向。

然而,这次他遇到了当地的“闲”文化,给了他巨大的文化冲击。

烤火区,自制的滑门以及用剩下的寸管焊接的烤火架。

烧烤小院,全屋使用率最高的地方,大伙在这里吃饭喝茶烧烤。

 “闲的文化是不太要紧,无所谓,差不多,也会延伸到盖房子过程中不是那么积极和严谨。下点小雨,师傅说今天干不成了,就回家了。我们的工作标准是10,他们的标准是1,最后调整到2或者3就差不多了。我也只能自我调整,把预留的误差空间拉得特别大,才能把事情做完。在地化的实现能力、工作标准的调整,这对我是最大的挑战,刚开始的时候特别痛苦。” 

楼梯是王涛家具有“统治性”的主结构,但“柱子的木料比原设计短了一米,感觉它也没那么强的统治性了”。此处复杂的四连柱是建造的重点,作为楼梯与过道的承重,王涛打趣道:“师傅在咬合组装的时候抽了不少烟。”

但经过最初的痛苦调整之后,“奇怪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渐渐地理解了他们闲的文化,它不光是慢的、不讲究的,也是松弛的表现,我认为松弛非常重要,现在挺喜欢这种松弛的状态,有可能我被他们感染了”。

王涛说,以最终的成果来看,这栋房子“应该是真实的、不装腔作势的、清淡而有力的,有光影的”。

“整个空间的选址、布置、建筑形式,室内、室外的舒适度,都还可以。大遗憾没有,小遗憾一堆,数不胜数,所有东西都不能细看,细看就有缝,但都不太影响居所,都是细枝末节,也就随遇而安了。” 

沿着楼梯上到二楼,是卧室和工作室的区域。工作室有一面大窗户,把山村景色引入室内。

厨房灶台,将一块大石头一分为二,组成桌子的两侧,中间是一块木板,石头是从当地石场找来的。

工作室书架,用牵拉带、木板等现成品组合而成。

院子与王涛自己设计的户外小桌

王涛在云南蘑菇丰收季赶集

王涛家的狗子

王涛外出砍柴

王涛一家在沙溪经常去户外活动,爬山、野餐和露营。这里的山川流云、风土人情令他们感觉被治愈了。

#02

私宅建造如何平衡

代际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私宅信息

所在地:湖南·衡阳·衡东

屋主职业:平面设计师

建成时间:2020年

房屋面积:180㎡(使用面积)

平面参考图:

 “泊田”傍山坡而建,被树林包围,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白色的几何体。

亲手建房子,是平面设计师葡萄多年的心愿。他为此自学建筑知识四年,请教从事建筑行业的朋友。

2020年,在建筑师朋友李颖的协助下,葡萄新家“泊田”终于从图纸变成了现实。纯白外墙,硬朗线条,简约风格,这样的房子在湖南农村显得另类。

俯视角下的“泊田”

被问及用什么词形容“泊田”,葡萄毫不犹豫地说出“家”“朋友”两个词。

他希望新家将父母生安顿好。这意味着,在建造项目中,他既要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审美取向,也要考虑父母生活习惯,了解他们对空间需求,协调整体风格。

父亲想要一个有柴火灶的中式厨房。葡萄尽量满足他的想法,还多做了一口猛火灶,让父亲厨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葡萄母亲养了一百多只鸡。城里来的朋友很希望能吃上一只土鸡。

母亲前两年在泰国生活了两三个月,见多欧式建筑、现代建筑,对葡萄要建的房子不感到奇怪。她喜欢泰国当地的花园,也想在自己家做一个。

葡萄规划了活动区域较大的院子。院内铺了木板和鹅卵石路,摆着墨绿色的铸铁桌椅。天气好时,总有人在院子里晒太阳。

他时不时去花草市场采购,好让母亲更新院子的花草。院子如今经过母亲用心打理,如今已小有规模,种有月季、雪蓝花、尤加利、橄榄树、枫叶树等植物。

葡萄在院子里乘凉时,总能发现蝴蝶在花丛间飞来飞去。

“泊田”于葡萄的第二个意义是,它是一个舒服的空间,让来这里的人都能慢下来。

房子借助地形优势,傍山坡而起,前是田野,后是树林,有较好的自然资源。

葡萄把“泊田”的建造过程剪辑成视频,并发布网上,瞬间引起了广泛关注。有网友留言称,房子是《我的世界》的游戏画风,也有的称,这房子也许能带动农村审美。

葡萄希望人住在“泊田”,都能够“尽情享受光,享受自然”。

每个房间都有一面落地玻璃,拓宽人在室内的视野范围,自然光在白天充分地进入室内。葡萄每天早上从卧室醒来,习惯赖床一段时间,透过落地玻璃看着屋外的田野发呆。秋天的时候,后山野柿子成熟,人在落地窗前就能清晰看到一个个挂枝的橘色小果。

阳台对着后山,人在其中,能直面感受来自树林的气息。

室内空间有无限环游的特点。葡萄说,“每条通道都不是死胡同。人有多条路线走到每个阳台,到那就能看到自然风景。”

中庭有一口天窗。人在屋内抬头就能看见天空。

他们还讨论过一个理想状况,人在室内抬头就能随时看到天空。碍于施工队的条件,这个设想不能百分百实现。但他们坚持做了一小部分。中庭的顶上开了矩形状的天窗,柔和的光线从上到下进入主空间,随着时间呈现变化的角度,并兼顾了室内光照情况。

李颖说:“我们比较调皮,还在厕所、浴室等空间开了一些天窗,想给人一种不日常的感受。” 

二楼书房区域。一面墙是落地玻璃,能补充光线,拓宽视野。

二楼一侧设有木质长台,绿植、书本和茶具摆放其上。

木质的阶梯、栏杆和家具,增加了室内自然感。

后院有一张白色石造长台。长台上是一套茶具,几盆绿植。午后,阳光从上到下照进白墙上,也停留在植物上。葡萄常常在长台喝茶、办公,静听水池涓涓细流的声音,用肌肤感受自然风的温度。

有朋友在国庆假期来访。葡萄晚上带了他们走到院子的斜坡顶。当晚观星条件好,天空无云,也无高建筑遮挡。满天星星映入眼帘,耳边是田野间传来的虫鸣声。葡萄说:“大家都很享受在院子的感觉,很安静。”

#03

随性创作自己的房子

自我感受和需求最重要

私宅信息

所在地:云南·大理·沙溪古镇

屋主职业:自由摄影师

建成时间:2021年5月

基地面积:约500㎡

建筑面积:50㎡

平面参考图:

宝妹是一位90后自由摄影师。去年,她在云南沙溪看中了一块废墟。“我当时一下子就被这片废墟迷住了,它真的很美很美:我远远看到那堵高高的土墙在阳光下发光,凑近看土墙的肌理特别清晰,它被废弃了二十多年,有岁月沉淀的痕迹。我特别兴奋地走近,看到里面还有一个小屋,就觉得可以住进来了。”

宝妹租下这块废墟二十年。起初只有一座二十多平方米的灶房,墙壁很油腻,光线也很差。

改造房子时,宝妹连图纸都没有画,在邻居家楼顶搭了一个帐篷每天监工,有时候心血来潮现场设计,就让师傅凿个窗户,“我站在房间里感受,我的床应该放在哪里?我希望哪边会有光线进来?我对面的墙是怎么样的?” 

宝妹感受到房子自带的生命力,也喜欢这股力量。她不希望“通过买家具或其他物品填满它”,尽可能利用房子已有材料,比如用水泥砌桌子,凿窗户。

宝妹自己凿了一大窗户,作为她的工作空间。阴雨天,她喜欢一个人窝在窗边看云起云落。

整个房子更像她随性创作的作品。

像土房子内部,墙壁有 60 厘米厚,她让师傅在墙上挖了造型各异的小洞:三角形、方形,她还挖了一个扁平的洞专门放手机充电,“有点像放进嘴巴的感觉。”每个洞的触感也不尽相同,挖洞时,宝妹会控制整体结构;上水泥固定时,会设计线条和肌理。

“小屋是我住的大洞,不同物件住在小洞里,我很重视视觉上的愉悦,我不会在洞里放很实用的物品,会去找有变化的物品,这好像是一个物件展厅。” 

墙上的洞是水果、摄影作品的艺术展厅

卧室里的洞也是储物空间,房间还有一壁炉,冬天宝妹会和朋友一起烤火、喝茶。

厨房外墙,“鹅妹儿”对宝妹相当亲近,站在她的肩膀上

厨房门的对联

土房子左侧是新盖的厨房。师傅在砌墙时,宝妹就在旁边勾勒窗户的轮廓、画模板。外墙窗户的形状像是两只眼睛和一个鼻子。

厨房里的沙发是宝妹朋友来做客时的栖身之处。

色彩是宝妹很在意的事情,她希望通过色彩让房子达到最接近自己的状态。

有天,她看到一位戴着紫色帽子的妇女从烟草叶丛中穿过,“那一瞬间,紫色在那一丛绿色中特别惊艳,很活跃、很有生命力的状态,我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土房子就被刷上了紫色。

废墟土墙里的紫色房子特别显眼,有人说像小庙宇,还有人说像孙悟空变出来的房子。

宝妹路过很多风景,但很少有像沙溪这样色彩饱和度这么强烈的地方,可以看到“蓝天的蓝,白云的白”。

厨房做饭区域的墙涂上了鲜艳的明黄色,每天做饭的心情也明媚起来。

房间的墙、门、甚至肥皂盒上都有宝妹拍的照片,并且色彩和场景都相互呼应,“照片跟场景匹配很好玩,好像自己拍的照片又回到自己的生活状态里。”

宝妹和朋友在厨房前的梅子树下吃饭,今年还泡了梅子酒

这些都是中国自建私宅的一面。它不再属于某个阶层,不仅仅是财富的表述、甲方交予乙方的项目;它也不只是建筑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展示;越来越多普通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盖了一座有趣的房子。那是一个家。

文 刘溜 区明坚 赖琳琳

图 侯怿昀以及受访者提供

专题编辑 卢绍聪 区明坚 赖琳琳

专题设计 梁海平

插画 倪仕轩

实习生 陈磊 周宇雯

(来源:城市画报)

网络编辑: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