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问了三千人之后:什么样的出行才是美好的?

责任编辑:秋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出行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有着诸多出行目的地,随之产生诸多意味。

有的朝公司前行为梦想打拼,有的朝学校前行把孩子安全送达,有的朝商场前行和朋友聚会……“月亮从地平线升起……直到晨星开始与之争辉,朝露吹进了我们的车窗——我们依然一路前行。”凯鲁亚克通过《在路上》将对美好的向往寄托给“前行”。

向美好前行,应该是出行的最终目的。

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出行的过程离美好还有一段距离。在出行中,我们不时会遇到缓慢移动的车辆,高峰拥挤的地铁,有障碍物的盲道,时间尴尬的红绿灯……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近些年的交通发展究竟带来什么变化?什么是城市美好出行?我们离美好的城市出行还有多远?又该如何实现城市美好出行?

202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指导、国际汽车联合会(FIA)提供特别支持,南方周末联合米其林中国发布了《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点从安全、绿色和便捷三个方面切入,试图通过对3150个样本的调研和分析,洞察城市出行建设的状况与经验,寻找城市美好出行的最优解。

公共:什么是美好出行?

城市里,出行是每个人无法避免的社会动作,而起点,往往是家。

因此,人们对某地距离的衡量,代入了时间的元素。“那儿离你远吗?”“那儿离我家坐地铁半个小时吧。”“那不远。”

坐地铁可以置换成很多名词,比如打车、走路、坐公交、开车……“那儿”也有很多意味,比如饭馆、展厅、学校、单位等所有具备社会邀约功能的地方。

即便是“宅男”般的生活方式,亦免不了参与社会出行。“宅男”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中不愿“社会交流”的态度和选择。但“并非不食人间五谷”的生活方式仍需社会化支持,点外卖、收快递、使用网络、缴纳水电费等等,由此产生的社会化支持同样需要出行。

《2021年度全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数据显示,仅上海一城,城市交通系统每天就承载着多达778万市民的出行需求。特殊情况下,恰逢节假日的上海外滩需要搭建人墙来疏导交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由此来看,我们不免对城市美好出行有所期待。

报告认为,“‘美好出行’是一种对未来城市出行的构想。”

并将“城市美好出行”概念解释为:在相关部门和社区各方的配合建设下,不同年龄段、职业类型的居民,可以在社区内实现便利而智能的选择出行方式和出行服务,安全、便捷、绿色地到达出行目的地;社区及周边交通分级管理,慢行交通系统完善,不同交通工具和出行需求的居民都能舒适出行、自如休息。

上述概括有一个关键词,不做年龄、身份等区分的“每一个人”。

不难看出,报告认为聚焦城市美好出行的起点在于公共性,即城市美好出行的目的是共建共享。这就意味着每一个城市公共出行的参与者都应是践行者,享受者都应是守约者,要求公民将归属感带入,产生共情,才有可能实现局部具有生活气息的美好出行,进而实现整个城市环境的美好出行。

基于这样的起点,报告将重点目光聚焦在“人与安全”之上,重点剖析了各要素与人的关系,传达安全为要的理念,并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的解决办法。

安全:低头族与“会水者”

人们对交通的诉求,是生活赋予的天然权利,在人、车、城市之间发生的交互中,产生着影响,阐释出公众对于美好生活最基本的期待。

《中国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为6.3万人,受伤人数为25.6万人,交通事故直接财产损失134618万元。由此计算,“在我国,2019年平均每10分钟就有1人因交通事故死亡,5人因交通事故受伤。”

在儿童方面,根据2017年发布的《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2010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0至19岁青少年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是伤害,其中道路交通伤害是排名第二位的伤害死因。

不仅是中国,放眼世界,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道路安全全球状况报告》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性公害,道路交通碰撞带来的损失占大部分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3%,全世界道路死亡中有93%发生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

“安全最重要啊”,在报告的访谈过程中,多数受访者将安全排在第一位。2015年5月21日,米其林联合国际汽车联合会在中国正式推出“道路安全十项黄金法则”。六年以后,这十条黄金法则进化为十二条。遵守情况如何?是否有新的问题出现?

数据来源:《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报告调研结果显示:与行人更相关的“过马路前左右看”“文明出行,安全第一”被遵守的情况相对较好;针对驾驶员的法则,遵守情况差异较大,宣传较多的系安全带、不醉驾、不疲劳驾驶等遵守情况相对较好。

但对于一些细致的规则,则不太乐观。例如,安全座椅使用和反光警示标志安装此类相对细节的规则,遵守的居民甚至不到四成。

此外,报告中着重点出“低头族”在交通安全治理中的负面影响,认为过马路时“沉迷”手机等已成道路安全不定时“炸弹”,建议道路安全管理需重视“低头族”变量,警惕因“侥幸心理”而存在的分心驾驶,在政策制定与实际管理中有所侧重。

数据来源:《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这是时隔六年后更加严重的问题。伴随着电子设备的内容开发,手机逐渐挤占人们的时间。在上下班通勤的人流中,边看手机边走路已然成为部分上班族的“技能”。

“溺死会水者,”项目组成员表示,“每次交通事故的发生并非完全偶然,大多数事故发生之前,相关主体便已有安全‘间隙’产生,只待某一要素撬动。”

根据调研结果来看,人们对交通安全的认知呈现有趣的特点,一方面会被交通事故内容影响,产生极强的共情力,恐惧事故的发生;但另一方面,在实际参与公共交通时,又会心存侥幸。

群像:实现美好出行的关键

谁会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报告给出了一个画像,令人深思——“老司机”。从驾驶员的角度来说,“老司机”可以解释为驾龄长、里程数长的司机(报告将驾龄3年以上的人群划分为“老司机”)。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老司机”意味着每一位参与公共交通的人。

调研中,从未违反交规受罚的老司机为43%、新手司机为64%;有过不止一次违反交规受罚的老司机为20%、新手司机为6%。对应来看,在如何看待违反交规的问题上,48%的老司机认为很危险,应当改正,会主动劝阻,这一占比近半数,超过新手司机的40%。

数据来源:《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由此可见,老司机违反交规受罚超过一次的比例远高于新手司机,与老司机驾龄长、经验更丰富有一定关系。但正因如此,接受过更多交通安全警醒教育的老司机在看待他人违反交规上也更加主动劝阻,更能意识到道路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帮助他人遵守交规也是维护自身安全的一部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违反交规受罚也是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窗口。

综合来看,97%居民认为违反交规“很危险,应当改正”,45%会主动劝阻,52%不会主动劝阻,仅有3%对此不重视。36%的居民曾因违反交规受到惩罚(10%甚至有过不止一次),这部分居民中,98%因受罚更注重遵守交规,反映一定的执法惩罚有助于道路安全的警醒教育。

老司机往往与安全问题相绑定,对于如何实现绿色出行,报告也给出了人物画像。

数据来源:《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调研数据显示,75%的城市居民通勤距离在10公里以内,而通勤距离在5公里以内的居民也接近半数。通勤距离在2公里以内,居民更多选择自行车、公共交通和步行,低碳出行方式占九成;通勤距离在2-5公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是更普遍的出行选择,其次是私家车。

因此,在推广低碳绿色出行时,近距离通勤是高效场景,是较为容易实践的阶段,此类居民意愿更高。

在年龄划分上,受生活理念的影响,不同年龄层群体在出行方面的关注点以及考量的因素具有迥异性,但便利、灵活性、通勤时间和出行成本是各年龄层共通的考量要素。

数据来源:《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调研数据显示,相较年长群体,初入职场的00后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更在意出行成本,低碳出行或可以低成本切入00后群体。作为“打工人”主体的80后、90后,比其他年龄群体更看重便利、灵活性和通勤时间。

报告认为,“一老一小”可成为推广低碳出行的重点对象。绿色出行通常伴随更低的金钱成本、更高的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70后和70前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享受绿色出行的过程。

实践:哪里最容易是突破口?

“一切城市出行的运转都是围绕着人。”报告将之写在“建议”篇章的第一句。

人在哪里?怎样开展教育最为高效?我们凝视的问题最容易在哪里显现?具备公共性特征的最小单元是什么?

答案显而易见:社区。

“作为城市的最小单元格,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末梢,也是基层治理的重点。”报告写道,“在新型社区内,居民的衣食住行、娱教医养得到基本满足,无需再轻易长途迁徙。新型社区为居民交通出行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方案和治理思路。”

报告认为多数违法违规行为或无视安全行为来自行为人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薄弱,而较为有效的方法则是依托社区这一触达性极强的治理单元。“通过有效的社区服务触达公众,保护公众出行权利,营造美好出行氛围。”

米其林中国区总裁、首席执行官伟书杰(KamranVOSSOUGHI)对此表示认同:“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而美好出行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美好出行包含诸多要素,安全是其基础和支撑,绿色低碳是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的呼声。”

数据来源:《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这样的重视并非仅仅落在口头和纸面。自2004年起,米其林不断创新形式与内容,先后开展了针对儿童、大学生、快递员等不同群体的道路安全行动,并在国际汽联(FIA)的支持下积极推动“道路安全黄金法则”的传播,不断提升人们的安全意识,也为人们的出行体验创造更可持续的环境。

如何实现这一目的?报告提出三条具体解决方案:其一,当前社区定期开展出行科普频率较低,美好出行氛围有赖于触达居民的社区宣传服务;其二,居民对交管教育效果感知度强,交警协同社会力量打造创造性的治理项目有助于提升居民满意度;其三,居民对“新型社区出行期待”的五大维度中,需优先实现公共交通一体化和智慧交通集成化。

报告将之总结为“新型社区出行期待”模型,包括公共交通一体化、智慧交通集成化、社区交通分级化、出行服务人性化、慢行交通便利化等。而在这样的实践中,应创新社区各方主体(居民、居委、交管、企业等)协同治理推进。

数据来源:《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

“这些期待来自于人,作用于人,就其底层逻辑来讲,只有两个字”,项目组将之总结为“我们”,认为社区是构成“我们”归属的最基础单元,具有实现“共情”的空间优势。

在建议层面,报告的观点更倾向于“我们关系”的营造,及以人为核心的“共情”影响。以安全教育为例,报告认为“以人为核心的警示教育效果较为直观,预防教育需从共情出发”。

12月2日是第十个全国交通安全日,《2021城市美好出行洞察报告》值此发布,希望通过报告带来的结论和思考,提醒每一位公共交通参与主体:美好出行需要优先实现交通安全,并逐步将环保纳入出行考量。

报告在结语中写出了期待:交通事故率显著降低,人的安全观念高度提升;绿色出行成为广泛共识,城市生活环境得以显著改善;少数群体可以便捷地享受生活,成为城市出行被善待但平等参与的群体;社区构建起最生活的出行空间,让每一分子都成为城市美好出行建设的享受者和主人……

点击下图或阅读原文,即刻获取完整报告内容

(专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