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湾家园:“最美”“最贵”之外,公租房的更多可能

发自:北京

俯瞰百湾家园全景,悬浮的 “空中花园” 和彩色步道将各个住宅楼紧密连接在一起(存在建筑/图)
美好宜人、开放多元的人文居住理念,与公租房“保障”的初衷,如何平衡。 

由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的北京公租房小区燕保·百湾家园,因独特的外型和优美的环境,被许多网民和媒体称为“北京最美公租房”。但每平米70元的租金和较大的公摊面积,也让一些租户觉得难以承受。在“最美”与“最贵”这两个表征之下,百湾家园承载了设计师怎样的理念与志向?他们希望挑战既有的观念,是一种“超前”还是恰当其时?租户能实现多大程度的居住尊严与生活品质?公共空间里的自由与管理,如何界定和打造?《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近期探访百湾家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并探讨“最美”与“最贵”之外公租房的更多可能。

“漂浮的城市花园”

曾在多个出租屋间奔流迁徙的艺术家葛宇路说,在北京能满足尊严的住宅的基础就是“稳定”。“城里一般都很难满足这个条件,除非你有自己的房子。当时在百子湾创作《葛宇路》这件作品时,我都没想到今天百子湾会建起公租房,因为百子湾在我的印象里就是‘贵’、‘好’。”

从地铁7号线化工站出来,朝北走200米,便能见到路东这群以白色和灰色为主体的建筑。坐落在广渠快速路以南的百湾家园,紧挨在建的28号线地铁,马路对面便是北京最大的惠民市场“百姓菜篮子”,走两公里可达陈经纶中学帝景校区,垂杨柳医院和航空总医院也不过几个公交站的距离。

采访中许多租户表示,优越的地段和交通,是这个小区令他们心动的首要因素之一。和其他城市类似,北京的公租房大多位于五环周边甚至更偏远地段,像燕保·百湾家园这样靠近四环的,可算稀缺品。

属于它的更多奥妙,从西门的这条主路走近,便次第展开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如同城市次干道一般宽阔整洁的小区道路;主体楼房形状不一,呈“Y”字形或三岔形状,结合梯田般退台式的设计,给人高低错落的视觉感受;最养眼和“惊艳”的要数几乎贯穿南北、连接整个小区的红色跑步道,位于头顶上方的二层,点缀着各种绿植与花卉,形成了一般住宅小区难得一见的屋顶花园景观。而在架空层之下,还有很多空旷的“灰空间”,是设计师为将来的其他用途作的“留白”。

百湾家园“山”形的建筑外观,正是为了缓解高容积率带来的压抑感。三岔型的楼形和退台高低错落,且保证每家每户都有阳光照射(朱雨蒙/图)

住在附近的建筑摄影师朱雨蒙前后到过百湾家园几十次。他时常见到一位光头大哥戴着耳机在花园跑道“暴走”;小女孩佳佳总爱在空地骑滑板车,和小朋友疯玩,姐姐则在旁边安静地写作业。因为养着一只西高地犬,他和这里的很多养狗租户成了朋友。夏天的时候,“楼脚被密密麻麻的树环抱,远看像是从一团淡绿色烟霞里生长起来。”

“起初以为这里是商品房的时候,我还曾暗自盘算过自己的存款余额。”他笑着回忆。

对设计师马岩松而言,地段和交通属于他无法控制的客观因素,但传递出美感与精神气质,创造出新的公共空间与居住文化,则是他和同事在这个项目中特别希望达到的目标。

“为什么大家叫它‘最美公租房’,我会特别高兴,因为这个美代表了一种好感,没有掺杂其他特别标签式的东西。而长期以来,在租住的项目里这种感知和需求是被忽视的。”

建筑设计师马岩松与其设计的百子湾社会住宅项目模型(南方人物周刊记者 梁辰/图)

社会住宅的精神追求

由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投资中心(以下简称“保障房中心”)持有的燕保·百湾家园属于社会住宅(social housing),在欧洲亦称之为“社会出租住宅”,是指政府直接兴建、补助兴建,或民间拥有、适合居住的房屋,采取“只租不卖”模式,以低于市场价格的租金或免费出租给收入所得较低的家庭或特殊弱势对象的住宅。

在欧洲,社会住宅也经历了观念与形态的转变。1950到1970年代的这类建筑多半选址偏远、规模巨大,缺乏人性尺度和空间特色。而1990年法国的《博松法》第一次在法律上提出“住宅权”,近年来更加注重社会住宅更好地融入城市整体。

2010年,《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出台,正式向全国推广保障性住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