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建立一个官僚理想主义的社会”

王安石新政在思想理论上面,总是要把它所诠释的君主所掌控的国家利益置于其他利益之上,因为他还是在为一个君主政权服务。但是在改革实践中,王安石又总是认为他是在帮大多数人,甚至在帮下层民众,这么一来就造成我们刚才所说的悖论——新法所带来的国家财政的改善,远远超过它带给民众的实际利益。

责任编辑:刘悠翔

辽宁省博物馆“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中的王安石(右一)。 (视觉中国/图)

“宋史研究绕不开这个问题。”王安石诞辰一千年,围绕着王安石及其变法的争议也持续了近千年。“这可以说是宋史研究中最复杂纷繁的一个大问题。”宋史专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虞云国说。

这个“大问题”还能引起今人的兴趣,正在于九百多年来它没有定论。正如宋史学家李华瑞先生所说,每个时代对王安石变法的主流评价并不相同,从南宋以后的几乎全盘否定,到晚清民国的极为推崇,再到1980年代质疑声重新抬头。

虞云国最早知道王安石是在1974年前后。当时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又一次呼应了时代的风潮——“文革”时期的“评法批儒”运动,把王安石作为法家政治家的正面典型抬了出来。“这是我首次从历史学的概念清晰地知道王安石这个人。”虞云国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改革开放后,虞云国先后看了邓广铭先生的《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和漆侠先生的《王安石变法》,加深了他对王安石变法的认知。这两本书是研究王安石及其变法的重要著作,至今仍然是对变法持正面看法的“正方阵营”的代表作,邓广铭先生在书中引用了列宁的话“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给虞云国留下了深刻印象。

虞云国一开始的研究领域不是王安石变法,最近几年他对王安石变法的关注逐渐增多,“越是关注,就越发现王安石这个人和王安石变法这个历史事件真的不是那么简单”。2007年,邓广铭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北京大学为此召开了一次纪念会,重新出版了邓广铭先生的几本代表作,其中就包括《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虞云国后来为这本书写了一篇书评,“借邓先生的著作谈了我自己的看法,有些观点与传统看法不完全一致”。

2021年12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已故海外宋史学家刘子健先生的《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虞云国为此书写了长篇导读,“这本书出版在1959年,离现在已经六十多年了,但在大陆一直没有译本”。刘子健先生在儒家官僚体制改革的大框架中,来考察王安石变法的深层目的。“它的很多观点依然有价值,值得介绍到大陆来。”虞云国说。

1218日王安石一千年诞辰快要到来的时候,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虞云国,他全面阐述了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心得,并介绍了刘子健先生的观点。

“菩萨是好的,和尚把经念歪了”

王安石晚年罢相后退居江宁,生活和诗文都呈现出另一种面貌,成为21世纪以来学者研究的重点。图为元代书法家鲜于枢《行草书王安石杂诗卷全卷》中的《示元度》。 (资料图/图)

南方周末:对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评价近1000年来聚讼不已,你觉得原因是什么?

虞云国:从王安石实行变法开始,就有很多人反对它,到了南宋反对的人更多了,恐怕将来也不会有定论。我想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变法本身相当复杂,变法的目的到底是富国强兵,还是像有的学者说的对官僚体制进行改革,它各项措施的内涵非常复杂。第二,个人总是以自己时代的立场和观点、用自己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去评判前人,且每个时代的每一个学者的历史观和价值观本身就是多元的,(因此)对于王安石和王安石变法的定论恐怕也不会有。第三,王安石变法在史料上很丰富,基本上每一个细节都有记载的材料,这么一来,无论你肯定或否定王安石及其变法,或者折中,都能毫不费力地找到记载的材料,再和刚才所谓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结合在一块,就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看法。王安石变法可能是宋史乃至中国古代史里面具有相当诱惑力的一个大论题,也许在可见的将来,仍然不会有定论。

南方周末:在对王安石变法的负面评价中,也有两种情况,有学者认为王安石一开始的动机就有搜刮底层来“富国强兵”的;也有人认为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蓁蓁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