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走红,考古热未央丨文化原创榜·文博

☆年度展览:“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

★评选理由:山西芮城永乐宫以其恢弘的元代壁画和元代建筑,向为世人所重。1956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而将永乐宫整体迁移至30公里外的现址,其工程的复杂与宏大不啻于再造。本次展览是迁建之后首次对永乐宫这段曲折历史的完整回顾,也再现了永乐宫所蕴藏的极为丰富的美学意涵和历史信息。特别是在2021年山西古建因自然灾害而受到普遍关注的时刻,本次展览以其震撼人心的效果,让观众了解到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古建保护的这一标志性事件,也更能唤起观众内心深处对古建保护的关注。

(本文首发于2022年1月20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1年7月,太原市民参观“观妙入真——永乐宫保护与传承特展”。 (视觉中国/图)

一场“疫情”下的流调,让苏州的宋元遗构成了网友的热门打卡收藏地。被流调的几位古建爱好者,在2021年11月19日到21日之间逛了苏州好几处“冷门”的不可移动文物,紫金庵、保圣寺、沧浪亭……她们的“寻宋之旅”随即上了热搜,也再次让“不可移动文物”成为关注的焦点。

比起可移动文物每年在各个博物馆之间的流转展览,以天地为“博物馆”的不可移动文物,在2021年似乎获得了更多的关注。不可移动文物的发现、损毁或维修的新闻几乎每年都会见诸报端,但在2021年尤为密集和突出。3月,三星堆遗址新的祭祀坑的发掘直播,让三星堆在1980年代第一次发掘之后再次成为讨论焦点。6月,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几千公里的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终于有了首个专题博物馆。下半年,河南暴雨中的文物和山西暴雨中的古建,都牵动着国人的目光,很多民间人士在暴雨之后自驾摸索了山西灾区大大小小的古建,他们的旅程是这个时代文物爱好者的行动缩影。

2021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国家文物局公布,我国截至2020年底共有博物馆5788家,推出展览2.9万余个,就数量上来说,中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德、日的博物馆大国。如果从2014年微信公众号“故宫淘宝”第一篇达到十万加的刷屏热文《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算起,这股乘着互联网东风的文物热潮,已经持续了七年有余,做数字展览、卖文创、建文物数据库,国内博物馆在各个方向都做了大量尝试。2021年,如何在策展思路上推陈出新,如何更好地“活化”文物,依然应该是各家文博机构的思考重心。

石窟寺成“网红”

2021年的河南春晚在众多春晚中别开生面。晚会的各段分剪视频如病毒营销般在各视频网站刷屏,其中的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登上当天热搜前十。《唐宫夜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灵感都来自博物馆——舞蹈中的宫女形象来自洛阳博物馆的唐伎乐俑,故事情节则模仿《博物馆奇妙夜》里文物变活人的桥段。可以说,《唐宫夜宴》爆红的背景,是近年来文物热潮下,相当部分的观众已经形成了对古代文物的基本知识和审美,河南电视台抓住了这个快速增长的人群的“风口”。

此后的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这些传统节日,河南电视台都如法炮制,用现代光电技术结合国风、点缀文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知了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