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写了一本冬奥会的书,评论却在骂他恰烂钱

除了写畅销小说,东野圭吾还是有自己的追求的。

这些天因为看冬奥会翻出来一本小说看,虽说这本东野圭吾的《梦回都灵》在豆瓣上的评价很惨,但我还是饶有兴致地看完了。这本书在豆瓣上的评分只有4.4,其中不乏“难看”、“不务正业”、“希望东野圭吾少恰这种饭”等评论,因为人们期待他的推理小说,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与推理小说八杆子打不着的东西,大失所望所致。

但是,豆瓣上还有人站出来说:“绝对没豆瓣评的这么差。”“是不是大叔不写推理就算跑题呢?大叔也有自己的兴趣啊!借助这个随笔来写冬奥会和体育精神,其实没有那么差。”除了写畅销小说,东野圭吾还是有自己的追求的。

某天早晨,家里的猫变成了一个帅小伙,身为超级滑雪迷的猫主人东野圭吾大叔大喜过望,逼这个叫梦吉的猫人去练冰上运动项目,好参加都灵冬奥会,以报答东野圭吾的养育之恩,小说对于冬奥会的讲述从此开始……

小说的开始部分比较枯燥,有点像蹩脚的广告,夹带私货太多,就是各种介绍冬奥会项目的文字过多,导致行文节奏缓慢,读起来让人犯困。不过,若是一边看冬奥会,一边读这部小说,倒也能收获不少,没准能从只会看热闹的外行秒变成能够看出些许门道的冬奥会体育迷。

东野圭吾同时也是一名滑雪爱好者(图源:东野圭吾记录自己学习单板滑雪的随笔集《挑战》)

不知道东野圭吾是原本对冬奥会项目就这么在行,还是后来下了很多功夫,反正书中对冬奥会各种项目的讲解头头是道。虽然没有王濛那种霸气——“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看回放了”,但大叔也是各种项目都能解说。比如冬季两项难度在哪里?跳台滑雪靠什么比出高低?他还不忘吐槽奥委会随意改变规则,导致日本跳台滑雪一蹶不振。

随后,大叔和编辑黑衣君还有猫梦吉去看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开始写到意大利的见闻以及各种项目的观感,才变得丰富而有趣起来。东野圭吾有点自恋,想夸夸自己又不好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就弄了一只猫,用这个“猫人”的视角来夸耀自己。就连在意大利,大叔都能被外国人认出来,知道他写了什么什么,想要采访,大叔用一个“不”很酷地拒绝了。

书中数次吐槽主办方的组织能力,各种临时搭建凑合着用,为了看比赛需要长途跋涉,公交车站不好找,就连个厕所都弄不好;卖纪念品的店也是临时搭建的。店里的商品,比如运动衫和毛绒衫,形状土里土气,还价格不菲。钥匙圈和纽扣纪念章中跟花样滑冰和冰球这些人气项目有关的已经全都卖光了。剩下的都是一些设计拙劣的大杯子,毫无新意的T恤,以及一些令人觉得没必要在这里卖的工具等等。反正没有一样让人一眼就相中的东西。

东野圭吾在书中也吐槽自己的祖国,书中写道:在我实际进入到冬奥会赛场之后感觉到,日本真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它不像韩国与中国那样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是个亚洲国家,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身的特点,而是一味地向欧美看齐。在很多赛场中,我们都被周围的人投以异样的眼神,他们好像在纳闷“为什么这种地方会有日本人在呢?”我们甚至遭遇了嘲笑与冷遇。当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选手都到达终点之后,日本选手才终于回到会场时,心中感到十分痛心,这也是事实。我甚至觉得,这好像象征了日本在世界中的立场:强自己所难,站在一个错误的地方,被众人以怪异的目光看待。

本届北京冬奥会上,荒川静香采访了羽生结弦

日本当年号称派出了史上人数最多的选手团,可最终获得的只有荒川静香花样滑冰的一块金牌,银牌铜牌全无。虽然成绩很差,但是,东野圭吾也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我们应该不光着眼于有希望夺得奖牌的项目,倘若对于那些经过努力拼搏取得第20名、第30名的运动员们也加以关注,那么民众对于冬奥会的关注程度将会有很大改观。

书中还表示,夺取奖牌的最低条件在于:在主力选手之外必须还要有另一位准主力选手。也可以说,比赛的胜负走势,是由这位准主力选手的水平所决定的。

小说的结尾部分不是写实了,而是科幻,因为关注全球变暖,雪后来从地球上消失了。

在2034年纽约的冬奥会上,只有花样滑冰受到世人瞩目,其他项目的比赛都成了一种陪衬。第二年,冬奥会被宣布无限期停止举办,花样滑冰项目被转移到夏季奥运会。冰雪运动、冬奥会,只留在上了年纪的人的回忆里。读来,让人无限伤感。

享受运动,珍爱冰雪,追逐梦想……我们应该用心去看冬奥会。

网络编辑:李木子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