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公益慈善事业逐步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大格局。2021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迎来发展契机。面向“共同富裕”这一长远目标,加强高质量的公益品牌建设、科学发挥品牌的作用和价值,可谓恰逢其时。
为了助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倡导更为科学、高效、透明、规范和可持续的公益行动,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制度化与品牌化发展,南方周末推出“公益品牌力,持续向未来”专题,通过访谈对话、一线调研、发展研究、实践总结等形式,发现、传播公益品牌优质案例,探究公益价值与品牌传播路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公益慈善事业迎来发展契机。面向“共同富裕”这一长远目标,加强高质量的公益品牌建设、科学发挥品牌的作用和价值,可谓恰逢其时。
为了助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倡导更为科学、高效、透明、规范和可持续的公益行动,推动公益慈善事业制度化与品牌化发展,南方周末推出“公益品牌力,持续向未来”专题,通过访谈对话、一线调研、发展研究、实践总结等形式,发现、传播公益品牌优质案例,探究公益价值与品牌传播路径。
益事
-
全民公益品牌观察:向你的公益“股东人”科普
公益“股东人”大会的平台支持方希望借鉴股东制度这样的现代管理文明,让捐赠者发挥 “主人翁”精神, 履行对项目的关注和推动义务, 深度参与到公益项目中来, 从而帮助机构更常态、立体、有效地呈现项目的执行进度和透明度。 -
全民公益品牌观察:一朵“小红花”的使命
一位公益从业者在跟母亲讲完小红花升级的捐赠逻辑之后,获得了两句感叹,“捐钱可以不用钱?”和“这玩意还能当钱用?” 总结来看,如此升级的考量符合南方周末公益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南周公益”)多年进行公益品牌观察所总结的原则:易懂、直给、真诚。 -
将公益品牌作为方法:当下我们所追求的真善美和爱丨2021年公益品牌三大趋势和十大事件
2021年度公益品牌的三大趋势和十大事件,从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到全民热议的公益营销事件,以及公益行业的品牌态度和行动,跨越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个部门。我们发现,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人群都表达出了一个共同态度:优秀的公益品牌,代表了人类最本真和永恒的追求——一个真善美和爱的世界。 -
公益传播是门手艺活:如何有效?怎样触达?有啥方法?
公益传播,是个几乎让一大部分公益机构传播官员挠头的事情,传播不利带来的后果十分明显:项目无人问津、社群难以维系、行动乏人参与、筹款后继无力等等,甚至还有一连串的“次生效应”。公益传播究竟该如何进行?这里有一些方法,总有一个适合你。 -
“起行计划”名单公布:从宏观到微观,聚焦公益传播的结构性方案和个体化研究
-
汇聚共同富裕新征程上的公益能量,筑梦者公益大会火热落幕
-
“起行计划”启动:支持研究者探究公益传播问题与对策
-
共建公益新生态,南方周末举办首届筑梦者公益大会
益思
-
益思丨何国科:公益品牌保护,法律可以做些什么?
公益行业通常会存在一个刻板观念,即:公益品牌不需要谈保护。但事实恰恰相反,小到细枝末节,大到遭遇雀角之忿,公益行业在面对“品牌保护”时遇到的问题不知凡几。如何在法律角度实现公益品牌保护的“事前预防、事中应对、事后救济”,何国科分别给出了一些建议。 -
益思丨真爱梦想王慰伊:用精确、有效与情感打动公众
在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以下简称“真爱梦想”)品牌总监王慰伊看来,公益传播要面临的受众一定是多元和丰富的,这意味着公益组织需要更清晰的定位,以及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找到公众的痛点与需求,才能实现有限资源的有效利用。 -
益思|师曾志:公益要承认人的有限性,才能让人有无限的可能性
在师曾志看来,“中国很多公益组织做的事,也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关心的。”而想要将大家的关心变成和合的力量,需要公益品牌努力实现“人与人的连接与联结”。 -
益思丨申屠媛艳:以商业思维行公益之道
在项目与传播均不可忽视的当下,如何让“公益”出圈?在申屠媛艳看来,将商业思维注入公益传播中,是一种具备可行性和持续性的尝试。商业思维的传播,并非公益传播的商业化,而是借鉴商业领域的有效方式推动公益品牌建设。 -
益思丨传播变革时代下,公益品牌的独特优势和破局之路
在传播规律发生巨大变革的今天,公益行业的品牌营造拥有比商业机构更加独特的优势:组织愿景和宗旨更容易引起公众共鸣,更擅长也拥有更多故事,公益组织从业人员和志愿者的情怀和热情对当下复杂和充满不定性的社会具有更积极和更重要的意义,等等。公益机构应积极运用新的传播媒介和科技手段,寻找公益品牌从萌芽到成熟背后的逻辑和规律,躬身入局,探索和不断实践自身独特的品牌营造方法,将能培育出更多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公益品牌。 -
益思丨“第三次分配”语境下建设中国特色公益慈善品牌迫在眉睫
中国的公益慈善在“第三次分配”的语境下,面向“共同富裕”这一长远目标,加强品牌建设、充分发挥品牌的作用和价值,可谓是恰逢其时。同时必须指出的是,不管国家将来出台什么样的配套措施“引导”社会善意(善款),“自愿”的特征不会消弭,公益慈善机构加强品牌建设的议题非常紧迫。 -
公益品牌对话丨葛燄:从疫情“大考”开始,腾讯公益的取舍与选择
从公益节点延展与小红花机制升级来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腾讯基金会”)的“转身”动作不言而喻。 开放平台、弱化所属、扶持项目、链接技术、吸引用户、建立黏性等一系列操作,使“打破”二字显见于细节。一场带有刺痛的“转身”正在进行,而葛燄,恰是这场进化的设计者。 时过境迁,不同于一年前的“对于我个人来说是一个新的行业”,葛燄本人作为腾讯基金会的秘书长,愈发熟稔于公益的方方面面,也适合回答一些备受行业关注的问题: 什么在变化?为什么要变化?“转身”中的公益品牌发展又处于何种空间? -
科技赋权,人心向善——面向未来的互联网公益传播
-
元宇宙时代社会组织品牌构建的机遇与挑战
-
公益传播在于人人参与、顺手为之
益现
-
中国互联网公益观察报告(2020-2021)
科普内容开始关注公益领域,也预示着一个新的信号,公益行业外的更多资源开始关注公益领域,不同领域的从业者通过互联网开始参与到公益序列当中,互联网公益的未来将迎来更多的可能性。 -
“擦亮”公益品牌迫在眉睫 ——2021南方周末中国公益品牌榜解读
一个优秀的公益品牌,不仅能准确高效地向社会传递真善美的价值,同时对品牌拥有者来说,也意味着对社会资源的巨大影响力。从调研结果看,现阶段的公益基金会和公益项目,其品牌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在品牌视觉识别、品牌保护、品牌传播、品牌影响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本文首发于2021年11月25日《南方周末》) -
2021年南方周末中国公益品牌榜及介绍
-
2020中国公益品牌榜:传播思维落后于媒体发展
-
互联网公益中国样本:99公益日的启蒙、浪潮与出圈
2020年99公益日三天,共有5780万人次的网友参与捐款,筹得善款超过23亿元,公众互动量/次达到18.99亿 -
南方周末“2017 中国公益品牌榜”:“熟面孔”不少,“黑马”不多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爱佑慈善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及免费午餐、一亿棵梭梭等多个“熟面孔”悉数上榜。“陌生面孔”东南大学教育基金会杀进“2017 中国公益品牌榜”基金会新媒体运营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