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出一年成绩单后,成渝双子星闪耀

成渝“出圈”,意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变局”。

2021年12月1日,假如你从成都往500公里外的重庆拨打了一个电话,特意用的座机,你会发现消息是真的:两地之间固话长途费正式取消了。

成渝人民上一次享受这项待遇,得追溯到8926天前——1997年6月18日,原四川治下的重庆,正式升格为中国第四座直辖市。

24年后,成渝两地再次“双向奔赴”。通讯资费改革仅仅是开始——2022年结束前,两地将围绕“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二批便捷生活行动事项”推动一系列变革,包括八大方面27个具体措施,涉及两地的交通、身份认证、就业、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方方面面。

届时,川渝高铁动车上的乘车证件将电子化,实现“一码通”——这在每10分钟一班的广深线上早已是常态。此外,两地的居住证互通互认、住房公积金跨区存缴使用,乃至公租房的共建共享,都将一一推进。

成都与重庆像一对缠绕越发紧密的“双子星”。就地理位置与经济体量而言,两地当然有点像京津与广深,但如果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又大为不同。

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不仅是在中国西部完成了最后一个国家级城市群的闭环,也是应对大国竞争新形势的抢先“落子”。近几年,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一带一路”,还是两地自发推动的中欧班列,成渝都不曾缺席。

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下,你才可以从块儿八毛的长途资费中跳脱而出,由1979年的深圳特区建设,一路联想到1992年的上海浦东开发,从而真正理解覆盖近亿人口的成渝经济圈将会发生怎样的巨变。

十年磨一剑,成渝迎来新拐点

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尽管总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的重庆早已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但不论是历史渊源、语言文化,抑或产业结构的相似度,成渝确实很难分家。

(视觉中国/图)

回过头来看,过去十年,官方针对成渝“合家欢”的顶层设计其实从未断过,而且步步升级。

早在2011年3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概念正式得到了官方认可。

三年后,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在明确珠三角、长三角和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三大国家级城市群之外,首次将“成渝城市群”写入了国家规划。

不过,即便到2016年国务院通过的《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中,关于成渝的定位,都还是在强调两地各自发展的基础上适当统筹兼顾两地周边地区,冀望以“先进带动后进”拉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拐点的先兆出现在2017年,两地分别成立了自由贸易区。

在远离海洋的成渝设立自贸区,有其深远考虑。过去三十多年,沿海的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纷纷崛起,一方面得益于改革开放后的制度红利,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融入了以国际海运为血脉的全球经贸一体化,带来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但自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到中欧货运班列的频次提升,远离海洋的成渝两地,也赢得了难得的机遇。特别是近年国际经贸关系变化后,在整个中国经济版图中,如何推动内陆经济发展,具有了事关全局的战略意义。

也就是说,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经济主要是向东眺望,而未来,向南、向西也提供了一种选择。

于是便有了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第六次会议上提出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其战略定位在此后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得到进一步拔高:成渝未来要打造的是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以及“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与珠、长、渤不同,纲要中有一段话值得反复品味——成渝地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为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形成有实力、有特色的双城经济圈”。

也就是说,十年磨一剑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首要出发点,是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以及“国际分工体系面临系统性调整”之时,怎样做出应对之策。

从“胡焕庸线”到“新三线”

87年前,34岁的胡焕庸首度提出了“HuLine——瑷珲-腾冲一线”这个经济地理与人口地理概念。此后历史一再印证了这一天才级的判断。

仅以人口而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所得出的“胡焕庸线”东西两侧的分布差,较1935年时相差不到2%。到了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期间,数值比依旧稳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恰好在几大经济圈里最接近“胡焕庸线”,其最终定位也与此密切相关。

经济学家林毅夫就表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薄弱,但主要位于“胡焕庸线”以东的成渝地区承载力则极强——至2020年末,该地区城市群常住人口已接近9800万人,相当于西部地区其他城市群人口的总和。

在林毅夫看来,若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居中调配,再统领人口合计约9000万人的黔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关中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就足以构成一个“超级五环”,以不到中国西部十分之一的面积承载一半以上的西部人口。

当然,这至少需要数个“五年规划”。有意味的是,与2011年不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将中期坐标设定在了2035年。而且,“一极一源”的定位也从“全国”变成了“国际”,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为什么出现升格?必须承认,中国近现代史上几次西部变局,均源于国际形势变化下的顺势而为,内陆地区得以加速发展。第一次自然是抗日时期沿海工业的内迁;之后,便是长达16年的三线建设。

而当下当然是另一番局面。成渝一带的工业化乃至再工业化进程基本完成,未来的发展目标早已变成信息化、数字化的新型工业再造。

成渝相融,交通先行

作为世界公认的“基建大牛”,中国历来对于交通设施基建有着超凡的认知和热情。也正是如此,成渝之间,无论是干线铁路、城际铁路,还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都以“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之名义引起各方热议。其重视程度,无论在纲要中,还是在官方民间的讨论中,都当之无愧位列第一。

中欧班列 (成都商报/人民视觉/图)

不过,要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需要的远不止对高铁线路、高速网络的简单补全,更重要的是多层次交通网络的构建。

客观来说,成渝两地在这方面都还有较大改善空间。今年1月18日晚,国务院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在涉及的重点城市群城际铁路中,被点名的是雄安新区至石家庄,天津至承德,苏州经无锡至常州,衢州至丽水,深圳至惠州、佛山至东莞等城际铁路,要求基本建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而已升任“第四极”的成渝,只出现在“重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一栏,即重庆至合川一线。

交通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容易形成“强者恒强”的局面。比如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很早就是国内铁路线路最密集的地区——2019年时其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5倍,仅高铁整个长三角已有线路就达4997公里。而截至2021年末,中国高铁通车里程超过2000公里的省份,分别为广东(2458公里)、安徽(2399公里)、江苏(2216公里)、山东(2203公里)、辽宁(2195公里)、湖南(2137公里)和江西(2094公里)。

当今年新基建已明确提速之后,沿海多地都在发力。成渝方面也不甘落后,高调争取更多资源。

在2021年底发改委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中,全国性的综合交通枢纽共分为三个等级,即具有全球辐射能力的枢纽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全国性枢纽城市。其中站在金字塔顶端者,正包括了成渝。

考虑到“全球辐射力”的充要条件,机场就成为胜负手,成都恰在其列。

2021年6月,天府国际机场开通,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后第三座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而当年,成都两大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4447.18万人次,首度反超广州跻身全国三甲。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视觉中国/图)

这期间当然有疫情扰动的影响,但在“机场”一项上,如果考虑到成渝地区双城都市圈的战略性定位,那么成都这个在20年前即打出“第四城”招牌的城市,也将逐步明晰自己的“人设”:相比地面运输及海运,基于航空运输的空中丝绸之路,或许是成都有别于其他内陆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双子星的新局面

后疫情时代,防疫常态化对各大城市的治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防疫的同时能否牢记经济发展这条主线,事关一座城市、一个区域将来在“后疫情时代”的竞争力。

好在过去两年成渝的经济发展表现足以证明:这对双子星的家底和韧性都没得挑。

从今年春节前后公布的一连串经济数据来看,2021年,上海、北京、重庆和天津四大直辖市经济总量分别达到4.32万亿元、4.03万亿元、2.79万亿元和1.57万亿元。

其中,重庆去年GDP实际增速8.3%,在四大直辖市中同比增速仅次于上海,较全国平均8.1%的水平高出0.2个百分点。

而四川全省全年GDP达到5.3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也是八大“地区GDP五万亿元俱乐部”成员之一。

其中,成都去年GDP为1.99万亿元,距离两万亿大关仅有一步之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去年GDP的同比增速达12.42%,在全国七座千万级人口的超大城市中仅次于广州。

另一方面,疫情以来海外各国经济普遍受挫,中国外贸产业乘势跟进海量订单,这当中受益最多当属外向型经济的东南沿海城市。但即便如此,身处西部的成渝两地经济表现依旧毫不逊色。

坚实的经济韧性,与川渝地区旺盛的民间消费能力密切相关。

从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这一指标来看,成渝两地的势头依然迅猛:重庆2021年增速高达18.5%,成都则是14%,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而上海、北京、广州的增速分别为13.5%、8.4%和9.8%。

成都太古里商圈(视觉中国/图)

在国家倡导发展“内循环”型经济的大背景下,成渝双城经济圈展现出的旺盛经济活力,或许能探索出一条新路。这也是国务院去年提出“支持成都、重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信心所在。

而在事关区域长远发展优势的科创产业、数据基建、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成渝也早已在发力中。如前不久全民瞩目的“东数西算”工程宣布正式全面启动,全国10大集群中成渝就占据了两个——天府集群和重庆集群。

最新的消息是,今年成渝两地将共推出160个重大项目,涉及现代基础设施网络、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科技创新、生态共建共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六大重点共建任务,计划投资1835亿元。

不可否认,成都与重庆两地原本就如此契合——产业结构相似度高达0.96,也不必讳言两座城市过往的内部竞争,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面大旗下,现在这对“哥老倌”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网络编辑:邓丽萍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