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天!援港“生命之舟”落成!

一排排白色箱体犹如船底龙骨,平铺在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在一片荒滩上支撑起新的“生命之舟”。

2月底,在香港抗疫形势异常严峻的关键时刻,应特区政府请求,经党中央批准,落马洲河套地区建设应急医院。作

为一所呼吸科传染病专科医院,应急医院包括含1000张床位的负压病房,分两期完工。

3月6日,中央援港应急医院项目一期开工,2万多名建设者日夜奋战,抢建“生命之舟”。在短短30天时间里,建设者们顺利完成约16.79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的建设,可提供500张负压床位(含32张ICU病床及2间手术室)和全部医疗及辅助功能。4月7日,中央援港应急医院一期正式交付,为香港特区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增添了新的利器。

工地施工现场。

在过去30天里,河套地区发生了什么?来自内地的建设者们又是怎么做到的?南方日报记者通过回访工地上的建设者们,还原这座“生命之舟”落成的过程。

“先生产,后生活”

落马洲,因有一横出海边,形如勒马,古称“勒马洲”。其河套地区,多为未经开发的湿地、农地、鱼塘,鲜有人迹。

3月6日凌晨,工人剪断河套地区边界铁丝网,中央援港应急医院建设项目首批200多名管理人员、1700多名工人,肩负“中央援港 同心抗疫”的共同使命,逆行驰援落马洲河套工地。

4月7日,项目交付现场。

“国家需要我们,我第一时间就报名了。”从中建科工华东大区浙江公司赶来支援的生产管理人员张保明,随着“大部队”跨过刚刚修好的临时钢栈桥,入眼处却满目荒凉,四面环水渺无人烟。

“那就是一片荒地,没有硬底化,没有水和电,很多工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干活。”张保明接到工作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要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在荒地上建起一座应急医院,让已经参与过4个项目的他心里还是有点嘀咕。

“要知道以往的工程,‘三通一平’就要一个月时间,再搭建这么大的应急医院,怎么说都要一年以上。”但是张保明也明白,疫情不等人,“早一天把应急医院建成,就能早一天救治感染疾病的香港同胞,我们要跟疫情抢时间,谁都不敢拖。”

这场与死神的竞速,一刻都不容拖延。“先生产,后生活。”中国建筑旗下中建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宏向全体参建人员发出动员。

同是第一批进驻工地的施工人员,中建集团援建河套医院项目装饰工程11标段的安监员辛宇连续十多天都是睡在帐篷里。

“来到工地第一件事就是工作。”辛宇告诉记者,在紧迫的工期面前,大家都把生活抛在脑后。没有“三通一平”,工人们就在泥地里施工,稍不注意便是“一脚泥”;没有民居、酒店可以租用,逾万工人就住在泥地上搭的帐篷里,10多个人挤一顶……

为争分夺秒工作,各类工作人员迅速开拔至项目工地中。李凌斌的公司负责混凝土填筑,这次协调出100个司机。日常,李凌斌要协调混凝土车辆配送到各个工区,要确保每个搅拌车司机都能精确地到指定位置卸料,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因防疫要求,司机一进工地就不能下车,加上工地堵车等原因,有时候跑一趟就要一天,大家都是穿着尿不湿开工。

工人为箱体进行焊接。

“其实司机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应急项目,所以能多做就多做些,没有怨言。”李凌斌打心底里佩服司机们的默默付出,最终他们克服重重困难跑赢了进度,提前3天完成D区的填筑工作,并支援其他区域。

3月22日,援建项目迎来第一场大雨,现场积水严重,地面泥泞不堪。大雨把睡觉的帐篷也吹翻了,工人们有的抱着被褥跑了出来,有的在水里摆上椅子就地吃起了盒饭。达实久信公司的通风工王心连在工地上干了一天的活,晚上回到帐篷才发现被褥都被淋湿了,盖在身上又沉又冷。

王心连心中泛起一阵苦涩。他将就睡了一晚,第二天又如常来到工地,“条件再艰苦也得干,为了同胞这也不算什么,都能扛住。”

抢时间“换”生命

入夜,繁华的维多利亚港两岸灯火辉映,30公里外的河套区工地上同样灯火通明。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30天完成500张床位的负压病房,建设规模如此之大的特殊医院,没有先例。落马洲河套工地的建设者们继承前人勇往直前的拼劲儿,用自己的效率从死神手里抢回生命。

从事建筑行业20多年,任建飞参与过不少重点项目建设,如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三院应急院区等,但从没遇过如这次项目这般兼具难度高、面积大,时间紧迫,任建飞和同事们都希望能拼尽自己的努力。

“每天都要制定赶工计划,确保进度能赶在点上。”刚进驻那5天,任建飞带领着吊装团队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夜以继日地“啃下”一天天艰难的进度,完成含生活区在内5500多个箱体吊装。

箱体吊装。

3月29日,在河套项目施工现场正下着雨,作为钢结构生产经理的任建飞忙着指挥工人,穿着水鞋的脚一下子踩到一个泥坑里,崴了一脚。接下来几天,任建飞都一瘸一拐地走在工地上,但比起与时间赛跑的责任,他说扭伤脚太不值得一提。“我们就希望能早点完成,让应急医院早日给香港同胞使用。”

应急医院项目一期3月6日正式开工,4月5日完工并通过验收,展示了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背后,是包括任建飞在内的2万余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争分夺秒在一片荒滩上抢建“生命之舟”,项目总用工达18万余人次,高峰期1.4万余人同步施工。

听闻香港疫情告急的消息,中辉绿建移动房屋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副经理康鸿飞在得到家里七旬父母与孩子的支持后,2月26日便毅然奔赴项目指挥部现场,只求早一天参与筹备人员输送及材料输送方案研讨。

康鸿飞同时安排500余名建筑工人,为项目输送3000余个集成式箱体。除部分箱体成品是从江门、东莞的工厂送来之外,其余箱体都是在河套现场组装完成。这意味着康鸿飞要与多方进行联系和统筹,数十个电话、上百条微信是他的工作常态,经常是手机打到没电,腿脚累到麻木,眼睛也熬得通红。

但连轴转的工作,时常让康鸿飞和队友们忘记时间和疲劳,唯有实在累到不行才到折叠床上休息一下,一醒来便又立刻进入到工作状态。“这段时间整个人是紧绷的,大家都有压力,但更多是完成好工作的动力。”

压力有时也来自难以预料的变化。“鱼骨”区域近20多个箱体需要改墙、开洞、移门……A3区功能用房图纸应港方要求突然变更,让原本就紧凑的工程进度雪上加霜。中建科工的技术管理部员工刘菁拿着新修改的图纸,再让工人熟悉已经来不及,他就现场带着箱体工人连续两天两夜通宵施工。

“项目这么急,我离开了就没人知道怎么改了。”工人换班,刘菁却坚持不换,一直到按期将箱体移交工作面给机电安装和装饰单位后,刘菁一躺倒在床便昏昏睡去。

在“豆腐”上建房子

应急医院项目工期紧张,面临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医院建在一个鱼塘之上,软基础、承载力不够、标高落差大等问题非常棘手,犹如“在豆腐上建房子”。

虽然早期已经拿到一些地质资料,但当项目的结构设计总监叶福相抵达现场才发现,整个岛都是冲洪积的土质,还是比他预期的差很多。场地中间东侧有一片很大的鱼塘区域,可谓“差上加差”。偏偏应急医院项目有接近二分之一需要建在这些鱼塘、淤泥上。

“可以说我从业十多年来,还没遇到这么差的施工地质环境。”工期短、难度大,叶福相的团队只能从过往经验找办法,首先考虑的就是打预制方桩这种灵活迅速的处理方式。叶福相跟记者形容,这就类似用一根根筷子穿过如豆腐直达碗底,打进软土下面的持力层和褥垫层,来提高项目结构的承载力,防止后期不均匀沉降。

由于前期地质勘察资料较少,一开始叶福相就预计需要打12米深的预制方桩,但当两节6米桩打入软土后,却依然感觉不到可以承力的地方。“唯有接着往下打,最深一直到20米左右。”叶福相说,一定要确保方桩接触到“底”,交给香港同胞的医院未来才稳固。

在流动性塘泥中埋室外管网,是叶福相他们遇到的另一个难题。“所谓流动性的泥,基本可以当成水来看待。你刚刚挖起,旁边的‘泥水’又会流入坑里。”叶福相只能让工人边挖边填土来巩固结构,往往挖二三十立方的沟,加上填土要处理上百土方,工程量增加数倍。

在团队日以继夜的研究下,一切看似如此的顺利,但最后在项目A区南侧一块靠近鱼塘的地块上,大家却产生了分歧。

由于地基实在太软,塘泥如水般流动,工人填下去的石料很快塌陷,再挖出来一勺塘泥却有半勺是刚刚填进去的石料,相当于不断做重复劳动。叶福相试了回填、打桩、换填种种方法都失效,有人认为那块地“填不好了”,不能再浪费宝贵的时间。叶福相还是坚持在现场一遍又一遍地尝试,最后想出一个办法来。

“既然泥水流动性那么强,那干脆我们就留个缺口,在上面填上沙石,通过碾压的方式把淤泥弄出来。”看着缺口里冒出泥水,现场响起阵阵欢呼。叶福相长舒了一口气:“解决了这些问题,项目才真正达到沉降量可控的标准,确保日后的结构安全。”

应急医院项目一期完工交付,很多工人、设备也迅速进入项目二期的建设中,继续他们的战斗。

4月7日上午的竣工仪式上,来自湖南的建设者高黎明站在队伍第一排。“这一个月很辛苦,忙的时候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但能为香港同胞贡献一份力量,付出的努力都是值得的。”他说。

网络编辑:柔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