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的企业运用专利获取技术创新增值收益

《2022中国知识产权年度调研报告》发布

2022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科技创新情报SaaS服务商智慧芽(PatSnap)旗下智慧芽创新研究中心发布《2022中国知识产权年度调研报告》,南方周末科创力研究中心为该报告的全程媒体支持。

这一调研采用定量定性结合的研究方法,面向中国近500家科技创新企业中的知识产权负责人、研发负责人、CEO等决策者,覆盖九大战略新兴产业初创、早期、拓展阶段,上市或非上市成熟企业等不同发展阶段企业,以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方式,第一手数据全方位展示中国知识产权的真实发展状况,捕捉知识产权未来发展的核心逻辑。

报告探讨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诸多关键问题——知识产权到底能为各行各业发挥什么价值?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应当如何布局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资源投入?并总结若干海外龙头科创领先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实践经验,以资行业借鉴。

《报告》调研分析,近三成企业已经从专利中获得资产价值(包括许可转让收入和融资等);专利运用的开展已经有所普及,75%的企业均运用专利获取技术创新增值收益;约四成企业涉诉,五年涉诉金额可达千万量级;营收百亿以上企业专利人员平均配置22人;近5成企业专利和研发人员配比约1:50。

以下为报告的核心要点:

1】中国知识产权处在从大到强的转折点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大”的两个阶段,正处于走向第三个阶段“从大到强”的转折点。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制度,伴随改革开放进入中国,《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相继通过,至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中国启动了一系列修法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体系制度建立。

2008 年中国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为标志,中国努力从“三来一补”的“世界工厂”转变为更独立自主的产业体系,,中国的知识产权申请数量快速提升,2011 年起国内专利申请量高居全球第一,2019 年起 PCT 专利申请量也跃升为全球第一。

全球竞争日益聚焦科技创新的竞争,中国力图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驱动转型,在2021 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十四五”规划》提出“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为引领,意味着中国首次将“知识产权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全面推动知识产权提升质量、拓展影响力、支撑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

1: 中国专利申请量持续高速增长

2】近三成企业从专利中获得资产价值

专利工作对企业可以发挥七类价值:固化技术成果、防范经营风险、构建企业声誉、提供研发情报、限制竞争对手、获取许可转让收入、拓展融资渠道。

七类价值又可以分为三个圈层,第一个圈层是专利的本体价值,第二个圈层是业务价值,第三个圈层是资产价值,将专利视作企业的一类独特资产,用于获取收入或者融资。

对比三个圈层的价值表现,专利在中国企业发展中的价值正沿着圈层向外拓展。包括固化技术成果和防范经营风险在内的本体价值应用范围高达87%76%,包括构建企业声誉、提供研发情报、限制竞争对手在内的业务价值也有60-80%覆盖范围的多元化应用,作为许可转让收入和融资渠道的资产价值也有28%30%的应用范围。

2:专利工作七大类价值有不同的应用广泛性与企业重视度

根据《报告》调研结果,对比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七大价值在企业成长过程中此消彼长,承载不同的历史使命。

对于初创期企业,尤其重视专利的声誉价值、变现价值以及融资价值。初创阶段企业尚未跑通商业模式而缺乏充足收入来源,面临迫切融资需求而缺乏融资渠道,专利资产一定程度上为企业拓展了资金和资本。跨越初创阶段后,资产价值不再凸显,对资产价值的应用从40%以上普遍下降至30%以下。

伴随企业成长,提供研发情报的价值和防范经营风险的价值不断凸显。从初创企业一直到上市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价值应用范围从64%上升到85%,可见伴随业务发展壮大,企业普遍希望通过积极运用专利武器保护业务不受损害;而提供研发情报的价值应用范围从77%上升到90%,可见伴随业务发展壮大,通过专利工具系统性掌握日益复杂的行业研发动向,也是日益迫切的诉求。

此外,对比非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上市公司对专利价值有更完整的认知和应用,专利各类价值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程度全方位高于非上市公司。

3:专利工作七大类价值有不同的应用广泛性与企业重视度

3营收百亿以上企业专利人员平均配置22

中国企业在专利工作中的资源投入存在规模门槛。

在人员配置上,专利部门平均配置为8.1人(所有平均人员数量均基于对问卷选项范围进行平均值假设做出的估计),但具体来看,1-5人的情况占六成以上,6-10人的情况占仅二成,没有专门人员的情况甚至也占到5%

对比不同规模企业,可见专利工作的资源投入存在规模门槛,当企业扩张至一定规模时,所需资源投入需要大幅提升。从人员配置来看,营收100亿以下的企业人员数量普遍在3-7人左右,100亿元以上则达到平均约22人,达到三倍以上;从预算投入来看,营收10亿以下时,年度预算较为稳定在200万元左右,10-100亿时,平均投入达到879万元,100亿以上则接近3000万元。(如图1

4:不同企业规模(2021年营收)的平均专利人员数量情况(左)及平均预算投入数量情况

此外,对于专利工作中资源投入的焦点资源诉求,受访者一致聚焦于在“更专业的专利人才梯队”和“与研发端更紧密的合作”两个方面。对专业人才梯队的迫切诉求高达70%,对与研发端紧密合作的诉求也占64.9%,远远高于其他潜在优化方向。  

访谈中多个各行业头部企业均表达了对人才的迫切诉求,公牛集团本部地处宁波市,远离作为重要人才集聚地的一二线城市核心区,招募高端专利人才一直是难点工作,而位于一线城市的商汤,则因其自身企业发展和AI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也在招揽各层次专利人才中面临挑战。

以专利服务研发创新,需要专利部门与研发部门之间的协同体系作为基础。在部门设置上,专利部门直接隶属于研发部门是最常见的一种配置。42%的受访企业专利工作直接隶属于研发部门,直接向研发总汇报。

在人员配比上,专利人员的数量配置也较为充足,仅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专利人员配置相对较低。近50%的企业中专利-研发人员配比达到1:50。细分不同行业,新材料和生物企业人员配置充足,六成左右企业的专利人员配比达到1:50左右,仅新能源领域人员配置较低,四成以上企业的专利人员配置在1:500左右、甚至1:1000

5:不同企业(左)及不同行业企业(右)的专利与研发人员配比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组织架构的设置上已经较为完备,但在专利服务研发的实际工作中,内容上的协同仍有明显不足。36%的受访知产决策者表示,其所在企业研发部门与专利部门间的协同困难是专利申请中的第二大难点。

4重视专利诉讼刻不容缓

在专利保护方面,企业面临多重困难,尤其是情报难以获取、诉讼费时费力。报告指出,当下专利诉讼的影响范围可能比想象的更大,其中大公司尤甚。调研结果显示,有43%的受访企业在过去五年里涉及过专利诉讼,有4.4%的企业甚至涉诉大于20次。

6:过去五年内受访企业涉诉数量分布情况

对比不同阶段企业,初创和早期阶段公司普遍涉诉不多,仅12-15%,拓展期企业则已经到达34%,到发展成熟的上市公司阶段,涉诉比例高达61%。此外,上市公司比非上市公司涉诉比例显著更高,也表现出树大招风的特征。

可以说,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专利诉讼问题终难避免。仅依靠前置风险规避是不够的,提前布局诉讼相关策略、做好诉讼相关准备工作,始终是每位企业知产决策者的重要课题。

“专利不只是为了申请,申请和保护都是为了运用。”正如攀钢研究院技术管理中心主任所述,75%的受访企业都在某种程度上开展了专利运用。在各种方式的专利运用中,商品化层面运用显著高于金融化层面运用,其中专利许可的应用尤其最受重视。

企业风险意识正在逐步加强,倾向于主动前置识别和规避风险。专利诉讼的影响范围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大,四成企业涉诉,五年涉诉金额可达千万量级。直接维权仍是专利诉讼的主要应用场景,但策略性诉讼也已相当普遍,成熟企业尤其擅长利用专利诉讼开展市场竞争。

7:不同阶段企业的诉讼策略差异极大

基于近500位中国企业的知产一线决策者的看法,未来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环境中有诸多有待改善的基础要素。其中更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是受访企业的最高呼声,认同比例高达 59%;更有公信力的知识产权估值标准、更高效的审查体系、更多的政府财政支持也有40%以上的共识。(见图7)

8:未来中国知识产权的发展对内将开展更多协同和数字化,对外也呼吁更开放的合作和共享

另外,放眼知识产权的对外关系,更多国际化的合作以及更多跨行业的联动也是知识产权决策者的较普遍共识,认同比例也达到47.8%42.5%。这也意味着知识产权要更积极地从企业后台走出去,开展具有更长远意义的合作和共享。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