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冻极之旅:从伯力到雅库茨克

这里是西伯利亚寒潮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股寒潮最远可以肆虐岭南形成降雪,导致我国所在的东亚大陆冬季比同纬度的西欧、北美都要冷得多,并间接地造成了我国北方森林覆盖率极低、游牧民族长期袭扰农耕地区等历史问题。

哈巴罗夫“探险队”的起点就是雅库茨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雅库茨克也算得上是近代中俄关系变迁的起点。

此文是刊发于2022年4月21日本报地理版《俄罗斯东极之旅:火山塑造堪察加》的姊妹篇。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杨嘉敏

跨越外兴安岭

窗外碧空如洗,我从伯力(Khabarovsk)飞往雅库茨克(Yakutsk),执飞的是一架庞巴迪Dash-8-300。知道这款飞机使用涡桨发动机,飞不甚快也飞不甚高,便向地勤要了舷窗旁的座位,为的是俯瞰从黑龙江流域到勒拿河流域之间的山川景象。

雅库茨克的地面管道,可谓“千肠百结”。 (王在田/图)

这架庞巴迪的起飞仰角特别陡,引起了机舱里俄罗斯乘客的一片惊呼,连手机都顾不上玩了。伯力位于阿穆尔河东岸,庞巴迪拉升之后便径直向西北方向飞越阿穆尔河。由于地势平坦,河面宽广,江心形成了大面积河滩,分隔出无数沙洲、沙湖,在暖阳照耀之下恍如一幅泼墨山水,美不胜收,造化之力令人叹为观止!

阿穆尔河(Amur River)是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之后的产物。这两条大江都是我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一条由南向北,一条由西向东,在我国“雄鸡”的鸡冠顶端位置汇合,形成抚远三角洲,亦即黑瞎子岛、银龙岛等沙洲,随即流入俄罗斯境内,称为阿穆尔河——“阿穆尔”源自通古斯语,意为“大河”,是俄人起的名字——此后向东北纵贯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最终注入库页岛与亚洲大陆之间的鞑靼海峡。

飞过阿穆尔河之后,庞巴迪继续朝着西北方向航行,又陆续飞越了牛满河(Bureya River)和精奇里江(Zeya River),它们都是黑龙江的左岸支流——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这些江河名称与其俄语读音完全对不上,其原因与“黑龙江”之于“Amur River”类似。从空中俯瞰,牛满河曲曲弯弯,形成众多牛轭湖湾,可见地势十分平坦;而精奇里江则在平缓的丘陵间蜿蜒流转,周边地貌或为森林,或为草原,地广人稀,极少看到村屯乡镇之类的居民区。

在精奇里江上空,庞巴迪转而向正北方向飞行,相当于沿着这条鄂温克人的圣河上溯,向它的源头外兴安岭飞去。眼前平原、丘陵逐渐消失,进入了千沟万壑的干旱山区,植被稀疏,河床裸露,目测不见道路,想来人迹罕至,仿佛从空中俯瞰太行山的景象——这就是外兴安岭。

外兴安岭不算长,七百公里有余,不到秦岭的一半;也不算高,最高峰海拔仅2412米。它既是黑龙江盆地的北峰,以其融雪为黑龙江贡献了几条大河;它也是太平洋与北冰洋的分水岭——它的南面是流向太平洋的黑龙江流域,北面则是最终注入北冰洋的勒拿河流域;它还是我国历史上行使领土管理的北界,著名的明代奴尔干都司就设于黑龙江入海口以南约两百公里处,管理北至外兴安岭的黑龙江流域。

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在尼布楚谈判边界,中方最初的设想是以勒拿河为界,将东西伯利亚分为东西两半,把沙俄封堵在勒拿河以西,但最终签署的《中俄尼布楚条约》约定两国以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与外兴安岭为界,外兴安岭由此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的北部边界。直到近170年后,沙俄趁我国深陷太平天国起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内忧外患之中,趁火打劫胁迫我国陆续签署《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才将两国国界由外兴安岭南移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致使我国吉林、黑龙江两省失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游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