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行五个月,案例集中三领域:家庭教育促进法处罚了家长,然后呢?

推进家庭教育不单单是法律上的惩戒,“你再处罚家长,家长还是不懂,那还能怎么处罚呢?”

为何教育令会比较集中地出现在未成年人犯罪、离婚纠纷、抚养权变更的案件中?

储朝晖指出,筹建家庭教育指导团队超越了法院的职能范围,建立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更应该从中小学、妇联、社区等方面发力。

(本文首发于2022年5月1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2年5月10日,广州市某小学家庭教育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 (视觉中国/图)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已近五个月。

2022年5月12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涉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情况及六起典型案例。自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下称“促进法”)正式施行以来,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先后在71件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开展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前述六起典型案例,分别是发出北京首份家庭教育令的张某某盗窃案,以及王某盗窃案、李某诉张某变更抚养关系纠纷案、李某离婚纠纷案、徐某猥亵儿童案、张某诉某公司网络服务合同纠纷案。

南方周末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判决书,除西藏外,各地均有将促进法作为判决依据的案例,且案件基本集中在未成年人犯罪、离婚纠纷、抚养权变更这三个领域。

促进法的一项重要立法原则是“社会协同”,以法律条文形式对社区居委会、村委会、中小学幼儿园、早教机构、医疗保健机构甚至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都提出了相关配套要求。公开信息显示,各地也在进行一些社会协同方面的探索。

有受访者认为,推进家庭教育不单单是法律上的惩戒,对家长的指导培训尤为必要,“再处罚家长还是不懂,那还能怎么处罚呢?”

多地首份“教育令”

全国人大法工委曾表示,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初衷是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

促进法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或者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正确实施家庭教育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据情况对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

2022年1月6日,促进法施行后的全国第一份《家庭教育令》(下称“教育令”)由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发出(详见南方周末报道《“家事变国事”:首份家庭教育令发出,“依法带娃”照进现实》)。

那是一起抚养权变更纠纷。原告胡某与被告陈某协议离婚时约定女儿由陈某抚养,后陈某再婚,带着女儿搬家,孩子两个星期未能上学。胡某知晓后,通过找全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蓁蓁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