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史》翻译有那么差吗?地盘意识、上纲上线要不得

旧译名并行、新的译名取代旧的译名,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严复译介的那些文言译名,今天已经不大使用了,但你肯定不能说严复译错了,或者他是学海军出身不配翻译政治经济学著作。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9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陈斌

(图文无关)译者发生了一些小瑕疵,但并未出现有悖于翻译目的的错误。甚至,批评者自己还出现了几处“以错改错”的错误。 (人民视觉/图)

什么才是好的翻译批评?英语世界对翻译批评的通常定义是“就翻译作品诸多面向的研究、评估与解读……与文学批评、翻译理论紧密结合”。也就是说,“翻译批评”这门学问兼具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与翻译理论(translation theory)的特质,理应在这两方面都做出成绩,或者说至少符合这两门学科的标准。

就以“《美国高等教育史》事件”而言,批评者的一些用词与结论,并未是从文学批评或是翻译理论出发。

比如“机翻痕迹严重”。如今这条“罪状”似乎已经成为批评“翻译质量问题”的惯常用语,但其实在现代翻译理论里早已不能成立。国际翻译界今天已经大体上接纳了机器翻译。目前国际上的主流态度有二:一是大胆拥抱机器翻译,文稿会事先用机器过一遍再交给译者,看看机器的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游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