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向繁荣之路: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国内已有超过20座城市提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宏图。

消费多样性显露为消费群体的圈层化、消费品牌的创新化和消费政策的集成化三大新表征。

数据的表现令人惊奇,高消费能力、高消费倾向的“双高”城市则较为稀缺,仅有广州、佛山等个别珠三角城市以及“娱乐之都”长沙勉强过线,位于第一象限范围内。

(本文首发于2022年6月30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谢艳霞

消费是城市运作的关键动能,是国民财富增长的主要力量。从根本上来说,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要满足人们基于不同境况、不同诉求的消费多样性。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推进和国民财富的不断积累,品目繁多的社会消费品争奇斗艳,网络购物、线上线下融合、社区团购等新型消费市场异彩纷呈,大众消费正转向圈层化、多元化和场景化,城乡居民的消费多样性空前壮大。

当前,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调整以及新兴技术的迭代创新,推动着国内消费品市场的万象更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又为不同区域、不同城市的消费品市场发展,平添了诸多捉摸不定的变数。

后疫情时代,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语境下,大众消费出现某种一反既往的表现:一方面,受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消费品市场的复苏弹性远不及进出口和投资的回调幅度;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愈加重视壮大消费,视消费为挽救经济颓势的“压舱石”。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国内已有超过20座城市提出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宏图。

研究团队认为,在今日错综复杂的形势下,创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至少要实现三重目标:一是扛住消费下行压力,推动消费品市场的彻底复苏,进而稳住国民经济的大盘;二是保护和壮大消费多样性,将美好消费作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充分恢复城市生产生活秩序,以舒适消费、有效消费慰藉被疫情干扰的居民情绪。

要不打折扣地实现上述目标,挑战不可不谓巨大。在这份研究报告中,我们从消费多样性的视角出发,系统地阐述对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消费趋势的洞察。

消费趋势:群体圈层化、品牌创新化和政策集成化

时至今日,中国已告别物资短缺的年代,进入繁华绚丽的商品经济世界。消费品之丰富、消费业态之繁博、消费者之多元远超既往,如同寒武纪物种之大爆发,呈现出强烈的消费多样性。2019年年末以来,叠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种消费多样性无论是在市场面还是政策面,都显露出新的表征。研究团队将其概括为消费群体的圈层化、消费品牌的创新化和消费政策的集成化。三者相互影响,不断交融,成为地方政府创建消费中心城市的基本面。

(一)消费群体圈层化:千禧一代、Z世代和银发经济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消费品市场的新主导群体正在崛起,潜力群体正在集聚。消费者的画像,正在由过往粗略区分的大类“平均脸”,往更小众、更细分的亚文化圈层下沉。综合已挖掘的数据,研究团队提出,千禧一代和Z时代已成为国内尤其是大型城市的主流消费群体,而不断壮大的“银发一族”同样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参考马克·麦克林德尔等社会学家的观点,结合中国人口增长态势,研究团队将“千禧一代”定义为1982年至2000年出生的人口,而“Z世代”则是指95后和00后,两者有相当大程度的重合。

千禧一代和Z世代成长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生活较为富足。其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与短缺经济时代的父辈截然不同。

这是典型的千禧一代和Z世代消费者画像:颜值和质量并重、追求个性、热捧国货国潮,热衷单身经济。其中,Z世代的个性化较之千禧一代中的80后、“95前”更甚。

一些数据能够说明千禧一代和Z世代的影响力:2021年,近3亿的Z世代撬动消费支出预计达5万亿元;国潮在过去十年里的关注度上涨了528%;我国目前有2.41亿单身人口,其中9200万成年人独居,催生了庞大的一人居、一人食市场。

如若再下沉至更深的圈层,我们可以观察出“她经济”、单身经济、新中产、“三坑少女”(编者注:指洛丽塔裙、JK裙和汉服爱好者)、盲盒圈等亚文化圈层,其相对稳定而典型的消费品类偏好和消费习惯,绝非过去粗略区分城乡群体、大城市和小城市群体可比拟。

需要指出的是,千禧一代孕育的下一代,亦是当前重要的消费群体。未来婴童消费市场的人口基数将缓慢增长趋向稳定,但在新的消费人群和消费观念的影响下,这一市场将更加精细化与精致化。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银发一族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七普”数据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2.6亿,占比18.70%,银发人群在总人口中占比已近20%。目前我国养老呈现“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人居家养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仅有3%的老年人入住机构养老。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3.63亿左右,床位需求将达到1089万张,需求缺口约为5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小珊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