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枪村”的二十年:如何走出罪与穷

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行动中,扶贫项目之多在石花村的历史上罕见。当然,脱贫之后如何真正富起来,石花村还需要时间来探索。

1995年至2011年,户籍人口不到900人的石花村,先后有22人因制枪贩枪获罪。

“除了枪管膛线我们自己加工不了,其他的零件我们都能做。”有石花村的乡贤介绍,膛线要到远一点的镇子找人处理。

发自:贵州松桃

责任编辑:钱昊平

过去二十年,发生在石花村最大的事,就是因造枪贩枪死了几个人。一人被执行死刑,一人保外就医期间病死,一人出狱后病死,还有一人造枪时被外村同伙打死。

他们都是“涉枪”人员,只需一台手摇小车床,一台电焊机,一把锉刀,就能造出与制式手枪功能相近的“黑枪”,成本不过几百元。

公安机关打击最严厉时,石花村出手一支“黑枪”的价格也没超过2000元,几经转手卖到外省,终端售价可达万元。

这个位于贵州松桃县东北部的小山村,与湖南、重庆交界,交通不便,有山间小路与湖南湘西州、重庆秀山县相连,三地交界处皆为苗寨。

松桃的枪患一度达到“猖獗”的程度。2001年4月开始,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处理了六十余万支“黑枪”,来源主要是青海化隆县和贵州松桃县,这两个地方被媒体称为中国两大地下“黑枪”基地。

作为松桃枪患最严重的村寨之一,石花村一度被形容为“几乎家家户户是兵工厂”,在2001年那次“治爆缉枪”行动中,多人落网。

截至2020年4月,石花村所有的服刑人员全部出狱。彼时的石花村已经脱贫“摘帽”,有劳力的家庭全部外出务工,他们在村里建起楼房、把孩子送到县城读书。这是他们对抗贫穷的共同选择。

二十年前,这些涉枪人员要面对如何活下去的问题,二十年后,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富起来。

枪患

早上,龙二珍抱着最小的孩子去附近的寨子走亲戚,丈夫麻三水去湖南卖枪。他说,除了自己做的,他还在附近收购了一些,都是仿制的制式枪支,背到湖南交给买家。

晚上,龙二珍住在亲戚家,孩子哭了一夜。这个苗家女人不识字,有些迷信。她预感不妙,“老幺没这么闹过,会不会是家里有事?”

第二天,龙二珍回到石花村的家,鸡和猪都没喂,麻三水也不见了。湖南省吉首市的警察通知到村里,麻三水因制枪、贩枪被抓了。龙二珍才知道,原来丈夫也在“搞枪”。

那是2001年5月的某一天。当时,松桃县的涉枪犯罪活动正处于高发期,在公安部部署下,贵州、湖南、重庆正联合高压打击涉枪犯罪。

松桃县出产的“黑枪”不仅工艺精湛,价格也低,成本价不过几百元,一道贩子以每支约千元的价格收购,转手几次卖到外地,终端的售价可达万元。犯罪活动最猖獗时,湖南一个枪贩一天就从松桃买走了50支仿“五四式”手枪。

地处松桃东北部木树镇的石花村,制枪历史有点久远。1949年以前,石花村一带属于“三不管”地带,匪患严重,为自保,村里几乎家家有土枪,在参加过抗战、熟悉枪械构造的老人的“指点”下,有人用手摇式小车床就能加工出枪械零部件。附近村寨都去学习,几乎达到了村村会制枪的程度。

“除了枪管膛线我们自己加工不了,其他的零件我们都能做。”有石花村的乡贤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佳澄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