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再唱粤剧?

“只有本身血脉里面对这个对象念念不忘,才会一直追寻它。”

责任编辑:刘悠翔

2022年6月,广州粤剧院的指导老师为即将登台的小学生化装。 (翁洹/图)

90后广州姑娘孔楚红初次看见夏园曲艺社的表演,是在2021年夏天。望着台上的人化浓装、戴盔头,层层戏服披在身上,认真地做戏,她感觉很震撼,时值酷暑,他们这么坚持,“真的是很热爱呀”。

童年的夏日似乎没有那样灼人。家中长辈喜欢躺在摇椅上,手持蒲扇,听录音机里传出的粤曲。她也曾坐在藤椅上,旁边播放着粤剧《刁蛮公主戆驸马》,丝丝微风吹过,她披着床单,自演自唱。这个热闹的故事,当时经常能听到,也成了她的启蒙粤剧,后来逐渐唱得少了。有次逛街,她遇见旧CD店里有碟片卖,赶紧珍藏了起来。

夏园曲艺社也像旧CD一样,为她重新接续起儿时爱好。成长过程中,粤剧粤曲一度从她的世界里淡出,身边的人都对此不感冒。如今找到同好,她来到曲艺社学习秦琴,偶尔还为大家的演出客串主持人,一晃就是一年。

在曲艺社表演大合照中,她和另外几位年纪稍轻的社员,于一众银发族中尤为显眼。在孔楚红加入之前,1980年出生的钟艳珍是夏园曲艺社最年轻的成员,作为广州市黄埔区戏曲家协会副主席,她去区里各个曲艺社探班时发现,断层问题很普遍。

“政府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大力支持非遗,不停地宣传,但是年轻人要工资,我们没有报酬。纯粹来玩的,可能真的是没有多少了。”钟艳珍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一首流行歌三四分钟,唱个粤曲要在这里坐半个小时,跟现在的快节奏确实有一段距离。”孔楚红也有相似的感受,“生活节奏这么快,很多传承下来的东西慢慢可能都会淡化或部分流失,挺可惜的。特别是上一代的老人家走了之后,这一块就给耽搁下来了。”

邻村南湾曲艺社的社长麦荣坚,入社时已过中年,1998年,工作重担稍微减轻,他终于能投入自己的爱好。据他介绍,现在成员有二十多人,以前则超过三十人。“来排练的年轻的都有三十多岁。再年轻的人,都不爱好粤剧,要去读书,读出来工作,工作了结婚。”他说。

疫情和拆迁接踵而至,加剧了曲艺社的凋零。麦荣坚回忆起之前,各地都有来交流经验的戏友,不论专业还是业余,大家一同演出。2019年年末之后,一场大戏都没有了。“现在没有看戏的人,村民都走了。”以往每周两次的音乐局也少了,成员四散在各个区,难以集中。“疫情紧张的时候,排练都不给,只有很平静之后,才能聚集。”

私伙局

广州市黄埔区共有四十多家曲艺社,夏园曲艺社是其中最为活跃者之一。周末“开局”,是社员们相聚的方式。2022年6月12日下午两点,成员们陆续来到夏园公园。高胡、中胡、扬琴、电阮、大提琴的声音交织在一间明亮宽敞的活动室里。

站上比木地板略高的台子,穿红衣黑裙的短发中年女子化身长平公主,她身旁着衬衫西裤凉拖的“驸马周世显”看上去年长不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木子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