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在漂流

再闭塞遥远的地方也在时代中被纳入奔涌的河道。张俊龙所处的村庄在过去足够遥远偏僻,今天这样的村庄形态不可避免会被改变,无论是原始的信仰还是流动的年轻人。在新一代年轻人或徘徊或坚定的脚步中,村庄也将随之漂流。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方迎忠 郑洁

雾里村的晨雾。这里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怒江民居的建筑风格,古朴自然

“一块毯子多少钱?”张俊龙问一侧正在忙活的妈妈。

“大概一千多元钱,”妈妈手下熟络编织各色麻绳做成的“丝线”,它们将被用在面前这块长、宽约一米多的彩色毯子上,经过一周的时间,最终为这个家庭带来足以支撑一个月开销的收益。

这样的毯子名叫“独龙毯”,张俊龙和弟弟、妈妈都是独龙族人,爸爸是怒族,奶奶是藏族。

多民族的家庭组合在当地很常见,他们生活在丙中洛镇的秋那桶村,村庄在云南和西藏交界处,是西藏入云南的第一村。高山环绕着秋那桶,粗粝的石块遍地皆是,张俊龙骑上摩托车,不到20分钟就能去到两省界碑处。

张俊龙今年17岁,正在上高一,渴望去外面的世界看一看。他去过最远的地方是云南大理,那也是他去过的最大的城市,离老家要一天的车程。“出省去西藏只要半个小时,”他笑着回忆自己这些年的旅程。

张俊龙(左)和奶奶(中)以及妈妈在秋那桶家中。张俊龙一家是多民族组合。他和弟弟以及妈妈是独龙族,父亲是怒族,奶奶是藏族

张俊龙在家闲来无事,会随手拉响一种叫玄子的藏族乐器

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交融在这个小小的家庭中,却没显出任何的冲突性,生活能包容一切。平时在老家,一切以当地村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佳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