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独行月球》导演: “故事本身特别煽情,我故意做了消解”

“你无法想象一个人被遗落在月球上,还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后一个人类,最后又意外成为一个鼓舞全人类的英雄。”

(本文首发于2022年8月11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李慕琰

《独行月球》讲述了其他人撤离后,修理工独孤月和一只袋鼠被遗落在了月球上,他决定实现惊人的返回地球计划。 (受访者供图/图)

2018年,导演张吃鱼看到一部名为《独行月球》的漫画,被其中独自生活在月球孤独的男主人公打动,产生了改编成电影的愿望。如何让原著故事既保持漫画的精髓,又符合电影创作的规律,成为了张吃鱼面前的难题,他带着三个编剧推翻一个又一个可能性,让电影的面貌一点点浮现。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出品公司开心麻花遭遇了经营危机,张吃鱼顶着压力进入了漫长的拍摄和制作。经过四年多的努力,电影《独行月球》最终在2022年7月29日正式上映。

作为国内罕见的科幻喜剧片,《独行月球》上映首日以21.2万场次的放映数打破了内地影史国产片单日总场次纪录,首日票房突破2.39亿元人民币,成为疫情之后暑期档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也被电影行业视为“救市之作”。

票房背后是不可忽视的巨大投入。剧组使用了15个摄影棚,累计4.1万平方米,整个场景的建设花了半年多,为了实景还原月盾基地,他们将200吨的砂石铺满了6000平方米的摄影棚,用来模拟月球表面的粉尘。片中超过九成的内容涉及视效制作,有时候一个镜头就要花费技术人员一整年的时间。

其中,电影的“男二号”是一只金刚袋鼠,这是目前国内制作的难度最高的数字生物形象,它身上的毛发有足足五千万根,每一根都需要用电脑技术进行渲染。电影里不被注意的一秒钟镜头,可能需要27天的时间进行后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大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