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疼痛相生,与平凡和解|初中组二等奖

作者:赵特 学校:重庆第一双语学校

南方周末第二届“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初中组二等奖

作者:赵特

学校:重庆第一双语学校

指导老师:张萃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这是泰戈尔家喻户晓的诗句,蕴含着一种温柔的悲伤,一种悲伤的深情。许多人赞扬他写尽生命的无可奈何,我却一度认为它太过忧郁,太过脆弱,太过敏感。

我对苦难没有概念,没有机会感受,也没有意愿接触。但,我读了《平凡的世界》。

像电影,一部笑中含泪的电影,也许沉痛,也许欢欣,也许深刻,也许只是一笔带过。像拳头,铁炼的拳,炽热的,一拳一拳往我身上砸。苦啊,太苦了。难啊,太难了。从未想过,会有一个家庭七八口人,有了上顿没下顿,一丁点事都能惹起一场巨大的灾难。等孩子长大了,有的光景没好两天就破产了;有的初尝爱情的甘露便遭遇噩耗;还有的或许本不该这么早就长大。每一个人都不是命运眷顾的宠儿,每一件好事都总有挫折和困苦紧随其后。路遥的文字笨拙但真挚,那些匪夷所思的结局,那些心照不宣的情绪,纸上浮现的似乎早已不只是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世界,实实在在的命。

第一遍读完,我心酸、压抑得颤抖。半夜躺在床上,耳边响起的不是数羊的声音,全是那些书中的人物在说话。翻来覆去睡不着,便想起少平在工人堆里睡觉时的感慨:有文化的人都是会失眠的。寂寂长夜似乎也就不再那么让人不安。

看第二遍时,情节的发展早已烂熟于心。想看,却又有些不敢看。跳着跳着读,好像这样他们的日子就能好受一点。偶然忍不住翻到的几处跌宕起伏,也能让我难过好一会儿。

第三遍读,不再躲什么,依然有些提心吊胆,却从容、平静,多了很多体会。即使书中的有些慨叹,依然能在我的心湖漾起涟漪,却早已不是最初的苦闷,反而有些亢奋和激动。

再后来,每次时不时拿出书翻上几页,总是会忍不住看下去,看到深夜。潮水般涌上来的亲切与思绪,总会让我对这部作品又多上几分着迷。

最早时的我抗惧苦难,抗拒挫折,抗拒也许本该是生活本质的东西,所以在读到那些令人心疼的故事时,我怕了,惊了,震撼得说不出话。慢慢地,在我一次又一次回味的时候,我开始认清世界的原本面貌就是平凡,疼痛乃生活的常态。我开始调整心态,保持镇定,保持平静,似乎心如止水。

持续的阅读和思考点燃了我,开始让我探寻更深层次的东西——或许,《平凡的世界》,不仅是在展现所谓的“平凡,更是在展现那些在平凡中生活下去的人。他们也许受尽命运的嘲弄与折磨,但依然不卑不亢。即使深陷泥潭,即使怒吼,即使挣扎,也是他们活下去的姿态!

《平凡的世界》解放了我,救赎了在困境前迷茫懦弱的我。我在追寻平凡的路上,与自己和解了。原来在生活的大课堂中,特别是选修,平凡才是必修。人完完整整出生在这世上,又为何不能体无完肤地回去?何必非把一颗心保护得完好无损呢?我们每个人都要有经历疼痛的勇气和坚定,也都应该有撞碎命运之巨浪的能力。

我们在经历的,是生活啊。

每次上完最后一节晚自习,摸索着从教室走到校门口,总能看见沿途下过雨后的篮球场。柔和的光线映在浅浅的水洼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安宁与温馨。一整天的疲惫与委屈,都被这星星点点所安抚。那时会突然想起工作下班后的孙少平,当他拖着劳累的身躯,爬上野花遍地的大山,是否同样怀着这样一种难言的欣慰与激动,俯视着万家灯火、橙黄一片的黄原城,俯视着风下那如他生命般的凡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