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甘作瓦砾——读《山月记》有感|初中组三等奖

作者:栾茜婷 学校:大连嘉汇中学

南方周末第二届“阅读新火种”中学生读后感征文活动

奖项:初中组三等奖

作者:栾茜婷

学校:大连嘉汇中学

指导老师:张萃

残月冷照,白露漫地,山中猛虎屹立,谁知其本为李征。因相信自己颇有一份作诗的天赋,不甘与官场追逐名利之徒同流合污辞官隐退。不料,无人赏识,家中妻儿食不果腹,为谋生到地方谋了个小官,曾经自己瞧不起的人,如今却成了自己的上司。窝火,不甘,一副狼狈,奔入深山,再见故人已成猛虎,面目全非,只得将妻儿托付于故人,心中唯余牵挂……

记不清有多少次认为自己闭关几个小时便能写出一篇成型的小说,可结果却发现不过语言平庸,或许是时间不够,或许状态不佳,唯不敢相信自已才华浅薄。于是样样都想尝试,却样样不尽人意,生活也似乎因此而充满遗憾。所以当看到李征想大展自己的才华,却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而重返官场日日苟活,直到发狂,露出兽性化为山中猛虎时,就像看到这些年来的自己,昨日胸有成竹,今日却信心尽失。

人人皆具兽性和人性。李征在山野中奔跑时追随着一个声音,那声音呼唤着他的名字,但跑着跑着前肢着地,化为虎的姿态,故事不过神话,但之所以化作虎,那是内在的体现,是逐梦未果而兽性显露产生的丑态。那声音呢?是人性的呼唤?还是梦想的呼唤?有时,我也反思,是否是我坚持得不够久,是否是我害怕得不到结果,其实早已认定自己并非美玉,故也不必费尽心思雕琢。

而人性呢?许是颓废后的觉醒,是迟来的,久违的自信,所以不甘与瓦砾为伍,又一次重新开始,也可能不过是救赎。李征认出友人转头而去的一瞬,将妻儿托付给友人的一瞬,那是人性突然的流露,也是在失去意识前最后的挣扎。

如此往复,在躺平上岸的选择中无数次挣扎,想怒吼,仰天长啸,但仍旧无济于事,迷茫,就犹如无数细细银针深入心口,阵阵刺痛,让人在无数个夜中辗转反侧。当今社会,许多年轻人抱着热情从大学来到工作岗位,可千篇一律的方案,思考逐渐模式化,每天两点一线似乎日日浑浑噩噩,并未有什么长进,逐渐心态扭曲,工作出现纰漏,领导的责备逐渐耗尽了初心的炽热,而最终看着两手空空的自已唯余失望。当过了段时间刷着小视频,刷到鸡汤又重振旗鼓,本以为能弥补遗憾,却也不过三分钟热度。有时的我们很玻璃心,一点挫折便不敢再雕琢,有时的我们也很倔强,永远坚信自已能一鸣惊人,却总是鄙夷手中简单的工作,直到失去所有机会。

的确,不是每份坚持都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但或许接受自已所谓的平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踽踽前行也能一鸣惊人。如果我们是驯兽师,兽性便不会一发不可收拾,颓废后,三分钟热度再燃烧地持久些,使其不再仅仅是咸鱼的救赎,使其能量足以使我们蜕变时,我们才真正地摆脱瓦砾之伍,幻化那块心之神往的美玉。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