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白》:张律的渡口与迷津

他始终关切着在东亚的广阔地域中,由于版图的区隔、语言文化的相异、人群的巨大流动性带来的摩擦感。

责任编辑:刘悠翔

电影《漫长的告白》中,张鲁一饰演的立冬和倪妮饰演的阿川在日本柳川的长椅上。 (资料图/图)

从影二十二年后,中国朝鲜族导演张律的首部国内院线影片《漫长的告白》上映,可惜市场低于预期,口碑褒贬不一,2022年9月已在各大视频平台上线。张律的电影舞台,在中、韩、日三国渐次展开。在中国,他是少数民族;在韩国,他是外国人;而日本近代的军事扩张,正是造成朝鲜族飘零离散的重要历史动因。张律的出生地吉林延边,就像东北亚地缘与文化多重性的褶皱。20世纪上半叶,生于延边的朝鲜族诗人尹东柱,如今在韩国家喻户晓,他28岁就义于福冈的日军监狱,曾写下“我活着,只是为了寻找丢失的所有”。

从影之前,张律是中文系老师。同样是教师和作家出身的法国导演侯麦,将他失败的小说改编成剧本。高密度的对白、道德困境的故事,让侯麦的影片充满文学性。但张律不想用影像做文学的转译,从早年在中国拍摄短片《11岁》和独立电影如《唐诗》《重庆》开始,他就是一个“电影本体论”者。《唐诗》的风格虽然稚拙,但显露了影像艺术家的实验性(他的实验精神在2015年的《胶片时代爱情》得到了充分的印证)。《重庆》对高低错落、回环往复的空间的利用,在张律的作品序列中一再复现。

对张律来说,相比极简的人物关系与空间构造中的场面调度,讲故事永远是第二位的。张律似乎是一个印象主义者,为他魂牵梦萦的主题和情绪寻找最恰当的布景,他的人物在色彩和构图的几何学中,有着美国画家霍珀式的幽寂。而这,也是走进张律电影世界的一把钥匙。

离散和相遇

在电影《唐诗》里,电视上兀自播放着唐诗节目;《重庆》的女主角是一位教外国人学唐诗的汉语老师;在韩国拍摄的《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成了酒醉后的韩国人表演的节目。张律始终站在身份、语言、族群和政区的边界上,将唐代指认为东亚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