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不止敬老:唐宋时期曾是国家法定假日

与上巳、清明称“踏青”相对,重阳节出游称“辞青”,象征秋天已深,青绿即将逝去。魏晋的文人雅士尤其爱重阳,比如魏文帝曹丕,就曾在重阳节送给书法家钟繇一束菊花,祝他健康长寿,并写下了名篇《九日与钟繇书》。而著名的“菊痴兼酒狂”陶渊明,也说自己特别喜欢九月九,又能赏菊又能喝酒,可见重阳节之受欢迎。

责任编辑:陈斌

在中国众多节日中,重阳节大概是最常被忽视的一个:不仅完全无法和拥有假期的端午、中秋相比,就算是和同样不放假的三月初三上巳节、七月半中元节放在一起,重阳的存在感也要逊色很多。

今天一提起重阳,很多人唯一的认知是“老人节”。然而这实际上是近几十年才有的新说法,与传统相去甚远。

关于重阳风俗的来历,最著名的故事出自南北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说是东汉名医费长房,算出一户人家九月九日会遭灾,于是让他们全家在这天佩戴茱萸,登高饮菊花酒。这家人于是在重阳节出门爬山,晚上回家发现牲畜全死了,感叹神医给的消灾法果然灵验。于是当地人人效仿,便有了重阳节。

实际上这只是重阳节出现后,民间对其由来的附会传说。

如果真正追溯历史,重阳节早在周代就已有雏形,《礼记》和《吕氏春秋》中都记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