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有一瞬触及他人的内心|记者手记

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只是把他当成了采访对象,完全忘记了这是真的丢失了孩子的父亲。

只有当我们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内心,才能知道这样一个社会问题,会给一个普通人的家庭造成怎样毁灭性的创伤,因此无论怎样深入地书写都不为过。

责任编辑:李慕琰

(相关报道详见《被拐少年回家后:寻子家庭,用书写填补空白》)

2021年12月7日,湖北荆州监利,找回被拐14年的儿子后,孙海洋一家接受媒体采访。(视觉中国/图)

我第一次采访孙海洋是在2020年3月。当年,扑朔迷离的“梅姨案”相关的被拐儿童——申军良的儿子申聪被找到了,一时成为媒体热点。

那时,操作完申聪回家的第一落点后,编辑建议我继续写一篇群像报道。当时,和申聪同案的9个被拐儿童家庭中,还有6个没有找到孩子,而这个庞大的群体中,还积压了许多陈年旧案。

在我的印象里,那时打拐还不像这两年这般,是公共舆论场的热门话题。“拐卖”“人贩子”听起来都更像古老的词汇,存在于天网系统遍布大街小巷之前,是过去遗留的沉疴,不是新鲜热乎的社会问题。但编辑提醒我,可以看看近些年技术领域的发展,尤其是人脸识别大规模普及给打拐带来的变化。

在寻子家长的圈子里,孙海洋是代表人物,要写作这个群体,我们很容易就会找到这个人。最初,他给我的印象是,太会讲故事了。和实习记者聊过两三小时后,又和我讲了三小时以上,可以提供无数生动的故事和细节。

或许是一种偏执,那时我对这类采访对象有一种天然的警惕。他们熟悉媒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