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前赤壁赋》是宋代文章中的压卷之作?

《前赤壁赋》不仅文辞工,抒写妙,有苏轼本人所说的行云流水之致,而且在精神上有相当的深度,它对于人生的根本的问题作了极简隽的探讨,而深具哲学之意味。

(本文首发于2022年12月1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刘小磊

赵孟頫所绘苏东坡像。

苏轼文集有赋一卷,《前赤壁赋》无疑是其中的最佳之作。苏轼文凡七十三卷、两千余篇,其中亦未有胜过《前赤壁赋》的。甚至不妨说,在三百六十册、八千多卷、十六万多页的《全宋文》中,《前赤壁赋》亦为其中的最佳而可以称为压卷之作的一篇。苏轼的老师欧阳修,赞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见苏轼《跋退之送李愿序》)。模仿一下这个句式,我们就可以说:“宋无文章,唯苏轼《前赤壁赋》一篇而已。”这当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此赋的佳处何在呢?这却不易作答了。譬如有人食指大动,饱食一顿大餐,你要问他好吃与否,那他是可以不假思索,立即便能说出的,但若要问好在何处,却不一定说得清楚了。而妙于语言的黄山谷在形容茶的味道时,也就只能说:“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见《品令·茶词》)——这真是等于没说!但我还是要饶舌一番,“尝试论之”。《前赤壁赋》的好处,也许可以这样说:主要是在写景、抒情和说理三者高度的融而为一,并且笔补造化造了一个高妙澄明之境,它不仅文辞工,抒写妙,有苏轼本人所说的行云流水之致,而且在精神上有相当的深度,它对于人生的根本的问题作了极简隽的探讨,而深具哲学之意味。以前人说《庄子》是“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前赤壁赋》虽不是“文学的哲学”,但说它是“哲学的文学”,是决无可疑的。

湖北省黄冈市东坡赤壁的《前赤壁赋》。 (人民视觉/图)

它从眼前江水的流逝和月的盈虚,来谈万物的变与不变的问题,“勃窣理窟”,而富于辩证的意味。“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几句的句法,是本于《庄子·德充符》的:“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其思想,则本于僧肇《物不迁论》的“四不迁”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木子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