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杰:我也经历过封控,比较能共情

孩子玩手机其实只是一个表象,他对爱和归属的需要在家里面得不到满足,就会去找一个替代的满足,在现实世界得不到的话,就会去虚拟世界。

我们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会结束,但我知道它总会结束,过程当中有很多不确定,但重要的是做我们真正可控的事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责任编辑:陈雅峰

一位学生在家上网课(视觉中国/图)

2022年11月,因广州疫情形势严峻,华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师”)心晴热线志愿团队在原有一条热线和值班团队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二条热线。热线面向社会,为受疫情影响的公众提供心理援助,自2020年1月29日开通以来,已经持续近三年。

热线的负责人袁杰博士是华师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据他统计,截至2022年1月23日,心晴热线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累计6万人次,其中4.5万人次接受过网络在线心理评估,通过热线电话一对一来访的求助者有6400多名。

袁杰,华师心理学院特聘研究员(受访者提供/图)

维持热线的正常运转并不容易。2020年初热线发起时,曾联合广东省心理学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招募了大量中小学心理老师作为志愿者,2020年4月中小学各年级陆续返校开课,这批志愿者随之返岗,热线只能依靠华师心理学院和心理咨询研究中心的师生。人数严重不足的时候,袁杰只有一个办法——自己顶上,他成为热线服务时间最长的志愿者,超过3000小时。

袁杰发起热线的初衷,是感受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大面积地给人们心理造成的巨大压力,他想要发挥心理学者的专业力量。他自己也经历过居家隔离、社区封控,用他的话说,“我自己的生活节奏,其实跟来访者的生活节奏完全一致,比较能够共情。”

《南方人物周刊》采访袁杰的当天,他正因前一天的临时封控而隔离在家,采访不得不改为线上视频的方式进行。疫情期间,袁杰经历过校园封控、居家隔离,给学生上网课也成了常态,他和来访者一样,也在不断地适应和调整新的生活节奏。

有时候,志愿者也有跟来访者一样的困扰。刘奕伶是袁杰的硕士研究生,前段时间她遇到一位求助者,因为防疫措施被封控在家三个月,在电话里,他说自己对一切都好像丧失了兴趣,内心恐慌,害怕患上抑郁症。刘奕伶听了很受触动,“我突然发觉好像我的兴趣也减少了很多,有相似的感受。”

刘奕伶,华师基础心理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受访者提供/图)

但作为志愿者,刘奕伶不能慌乱,她压下心底泛起的触动,努力用专业知识帮助对方。她先为来访者做了简单的抑郁评估,安慰他目前还没有抑郁方面的问题,然后了解他的日常情况,最后给出建议:先“小步子动起来”,“明确目标,把目光集中在(当下)自己可以做的事情上面。”

吴思淇也碰到过跟她处境相似的来访者,作为家里的长姐,都碰上弟弟居家上网课与父母发生激烈冲突的家庭矛盾,夹在中间的她们不堪重负。吴思淇在安慰来访者的时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赵立宇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