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的社区养老,如何“看得见摸得着”?

彭静发现,一些承接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机构忽视了老年人需要的是服务本身而非设施,医疗保健、康复护理、文体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获得性差。

老年人权益受侵害的情形时常发生,但权益保护机制存在碎片化。彭静建议整合资源,确立统一的老年人权益保护组织和老年人求助热线。

责任编辑:谭畅

2021年12月9日,重庆市沙坪坝区双碑街道勤居村社区养老服务站,老年人正在练字(视觉中国/图)

“发展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在税费、用房、水电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2023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过去五年,本届政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龄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

“我们国家和社会在养老服务方面的确投入了大量资源,形成了养老服务站点、设施,但往往由于供需不匹配、政策不衔接、智能化应用不充分等原因,导致老年人‘看得见摸不着’,甚至‘看不到’。”全国政协委员、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彭静认为,这些现象背后是可及性的问题,于是在今年两会提交了“提高社区养老服务可及性”的提案。

彭静从2012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7月,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施行,首次将精神赡养纳入法律范畴,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那时彭静注意到,法律的规定仍停留在原则层面,没有切实可行的配套制度加以保障实施,因此提出了关于完善老年人精神赡养配套制度的提案。彭静说,这份关注一直持续至今,她今年共准备了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