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进入新的政经周期。接下来,经济如何重振?各地如何爬坡过坎?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南方周末推出“中国市长说”系列访谈,听听市长们有什么想法和办法。
市长说
-
南周对话芜湖市市长宁波:畅聊早餐会上,总能收获好点子
2022年,芜湖市全年GDP增长4.1%,总量继续稳居安徽省16个地级市第二位,仅次于省会合肥。 “芜湖是一个产业之城,我们正围绕优势产业加快促进集群形成,近年来招引和培育的大项目、好项目屡创新高,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们举办‘畅聊早餐会’的初衷,是搭建一个亲清政商关系的平台,在一种开放、轻松的环境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周邀请6名左右的社会各界人士吃早餐,边吃边聊。” -
南周对话莆田市市长林旭阳:民营经济是莆田发展的支柱
“民营经济是莆田发展的支柱。2022年,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们把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增长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南周对话苏州市市长吴庆文:打造服务型政府首先要有法治思维
2022年7月21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在《致全市企业家的一封信》中提到,“无论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无论是本土企业还是外来企业,都是苏州的城市合伙人”。 “苏州是江苏省内首个发布营商环境法规的城市,也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知识产权法庭、国际商事法庭、破产法庭、劳动法庭、互联网法庭5个专业法庭的城市。” (本文首发于2023年3月9日《南方周末》) -
南周对话泉州市市长蔡战胜:“网红城市”的民营经济和文旅经济
在泉州,民营经济贡献了72%的税收、83%的GDP、90%的技术创新成果、92%的城镇就业、97%的企业数量,民营经济占比在全国24个万亿GDP城市中最高。 “民营经济是泉州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也是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希望所在。” 2021年泉州申遗成功。在此基础上,泉州正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努力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 -
南周对话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如何坐稳“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2022年,西安全市经济总量达到11486.51亿元,增长4.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两项增速均位居副省级城市第一。生产新能源汽车101.52万辆,同比增长277.7%,反超上海,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 “当前,西安城镇建设与大遗址保护利用相对割裂,大遗址成为城镇集中建设区中的‘孤岛’,不利于遗址的保护利用。” -
南周对话沈阳市市长吕志成:投资如何“跨过山海关”?
2022年,沈阳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构建新发展格局,重点在于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匹配,通过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