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文科生敲代码:绕道进大厂,还是好选择吗?丨毕业季×小众专业

编者按:

又到一年高校毕业季。据教育部数据,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新高”,是1158万人。

在竞争空前激烈的就业环境中,我们注意到一些小众专业的毕业生。相对其他人,他们握有更笃定的甚至被人羡慕的工作offer,但也有一些人,主动放弃这样的就业确定性。

新一年毕业季到来之际,南方周末推出“毕业季×小众专业”专题,去看看这些小众专业学生和他们的就业。
这个仅发展四十余年的年轻学科正在面临“尴尬期”——2019年,全国有13所高校撤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位居全国撤销专业数量第二。

有时看到对面的腾讯滨海大楼依旧灯火通明时,他会在博客上为自己打鸡血:“想睡觉,你看看对面腾讯大楼,凌晨两点都还亮着,你好意思睡觉?”

《2023中国大陆薪酬报告》提到,互联网大厂开发岗年薪中位数平均高于36万元,如果从事当下前沿领域的算法工程师职业,年薪中位数甚至高达66万。

责任编辑:吴筱羽

(农健/图)

沈子浩经常忘记专业课老师的名字。这个深圳大学大四学生,原本的专业是教育技术学,为了蹭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课程,他常常翘掉本专业的课。

这一切都是为了“转码”。即通过自学计算机知识,并应聘到码农(程序员)岗位,在过去几年成为一股潮流。入学那年,还赶上互联网大厂红利期,大二实习时,沈子浩就拿到过万的实习工资。

深圳大学蕴含着大厂的基因。它与百度、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众多大厂只有步行15分钟的通勤距离,学生不需要在早高峰挤地铁,也不需要在科技园租一套月租五千的住房。他们只需每天早上九点起床,从西北门出发,直行,过一个红绿灯,就能到公司。据猎聘《2018-2022年互联网人才发展报告》显示,深圳大学在2022年首次入围互联网人才来源TOP10院校,其他均为985高校。

这里转码的学生自然不少。2022年6月,该校一个学生团队统计发现,634名有大厂实习经历的被调研在校生中,近四成人所学专业与计算机无直接关联。

不过,调研的一年后,包括沈子浩在内的许多学生感受到了变化。2023年2月13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2年四季度互联网投融资运行情况》报告显示,中国第四季度互联网投融规模继续下探,同比下跌78%。

拥有五段大厂实习经历的沈子浩发现,几经曲折才进入的大厂,未必是最好的归宿。

非典型文科生

“21世纪是计算机的世纪。”大学报到第一天,文科生沈子浩想到的,是这句印在高中课本上的话。他说过自己出身乡村,直到上大学才拥有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

2001年出生的沈子浩,希望在“计算机的世纪”里博得一席之地。深圳大学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这里的人口和土地只有全市的1/10,却聚集了全市1/3的上市公司,贡献了全市1/4的GDP。这所大学的校友曾创设了一个年收入突破5000亿的数字帝国,而帝国的总部近在咫尺。

开学第一天,沈子浩发现自己所在的宿舍楼南面正对着这家公司,站在宿舍阳台,两座名为腾讯滨海大厦的高楼近在眼前。隔壁宿舍一位高年级学长,就在这里实习。

在沈子浩作为文科生所能报考的所有专业中,教育技术是为数不多涉及C语言、软件开发等课程的专业。

但2021年,一项针对教育技术学发展现状的国家社科基金调研项目显示,与教育技术学相关的岗位大多数为教育行业,占比超过六成。另外,调研还指出,这个仅发展四十余年的年轻学科正在面临“尴尬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