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灰色商业模式,“支付第一股”拉卡拉前路何在?

中国资本市场“支付第一股”竟然长期依靠违规获取大额收益,并主动官宣自曝。

拉卡拉“套码”所涉及的资金也是此次发布存在“套码”现象公告的四家上市公司里最多的一家。

拉卡拉自2019年便启动“战略4.0”,即“支付+”,有成效但尚未领先同业。

责任编辑:丰雨

中国资本市场“支付第一股”竟然长期依靠违规获取巨额收益,并主动官宣自曝。

2023年4月18日,A股“支付第一股”拉卡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拉卡拉”)发布重大事项提示公告,自称其收单业务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的情况,公司已按照相关协议将涉及资金退还至待处理账户。 

随后,北京翠微大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翠微股份”)、新大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大陆”)和深圳市新国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国都”)分别在4月20日和4月28日的关于重大事项提示性公告,以及4月28日的年度报告上,显示其控股子公司或全资子公司的收单业务中存在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的情况。

第三方支付公司通过“套码”违规行为获取不当收益的行为首度由此公之于众。何为“套码”?即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收单业务中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的行为。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向业界查询调查知悉,这与监管机构对第三方支付公司强监管有关。

财新网曾报道,2022年7月、8月,被审计署点名的八家头部支付机构被要求退回合计约58亿元违规收入。这八家机构就包括了拉卡拉和翠微股份控股子公司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海科融通”)。

在明知违规的情况下,拉卡拉作为上市公司为何还用“套码”获取利润呢?自曝“套码”模式后,拉卡拉的前路何在?

通过纵向和横向交叉比较等各种研究方法,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发现,在微信和支付宝的强势之下,第三方支付行业生存空间狭窄且竞争激烈。尤其是收单市场上,国内刷卡机费率定价较低,第三方支付公司成本高而收入低。铤而走险“套码”是一种生存方式。

但商户刷卡手续费分成涉及众多发卡行和清算组织等各方,业内不少人士较早知悉此潜规则。监管风暴之下,拉卡拉们不得不舍弃这种违规盈利模式。拉卡拉们阳光之下的钱途会灿烂吗?

藏匿已久的灰色商业模式

国内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起源要追溯至2011年5月26日。当天,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首批获得《支付业务许可证》的名单,一共有27家企业,其中包括拉卡拉。此后,支付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截至2015年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共发放270张《支付业务许可证》。

两种违规行为“套现”和“套码”随之而生。根据中国银联的定义,“套现”是指商户与不良持卡人或其他第三方勾结,或商户自身以虚拟交易套取现金。第三方支付机构则涉嫌机具的提供方。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整合筛选百度搜索的资料发现,市场上最早有关于第三方支付公司使用“套码”模式的讨论是在2014年。彼时,微信红包横空出世。微信支付与支付宝支付的出现,一方面让整个支付行业得到广泛关注,另一方面则加速了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淘汰。

与此同时,国内刷卡机定价逻辑与国外有所差别。根据资深支付专家陈启章的说法,国外卡组织的逻辑是按发卡行成本定价,较少数情况会按商户类型定价;而国内刷卡收费分类则侧重商户成本端,这是因为早期国内借贷卡不区分,未考虑银行贷记卡(即信用卡)垫资成本。而根据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整理和查阅国内外政策和POS机规则,目前,国内已区分借贷记卡的费率,但均不超过0.6%,远低于国外3%左右的费率。

现行国内外费率定价差别。(数据来源:拉卡拉官网、square官网)

其中,刷卡手续费分成方包括了发卡行、清算组织和收单机构,类型分为标准类、优惠类和减免类。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了解到,线上受理按照2015年发改委的定价,发卡和清算机构执行定价,收单采取市场化定价;而线上刷卡手续费分成则是市场化定价

中国现行刷卡费率分成结构。

在激烈竞争和国内刷卡手续费率定价较低的背景下,第三方支付行业产生了一种运用“套现”引流,“套码”变现的灰色商业模式。这种模式具体的操作如何呢?

“套现”的“好处”显而易见:信用卡分期还款年利率只有4%左右,如果在免息期间还款还可以获得免息优惠;而银行预借现金业务的年利率却在12%到18%左右,部分无法获得正常贷款的个人和商家就会选择运用POS机刷信用卡的方式进行套现。

“套现”虽然客观上解决了部分个人和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问题,但持卡人及相关方触犯了法律,银行面临着巨大的垫资压力和不良资产率增大风险。

按照刑法规定,信用卡套现情节严重的,涉嫌信用卡诈骗罪和非法经营罪。事实上,2020年,多家银行发布了积分累计规则调整公告,将多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拉入“黑名单”,即客户若使用公告名单内第三方支付机构受理的交易将不再累计积分。其中,拉卡拉就在多家银行调整公告的名单内。

“套现”虽然可以增加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业务量,但是不能增加利润。而“套码”则是第三方支付公司灰色产业链上重要的利润来源。虽然国内信用卡刷卡时商户费率定价较低,但是中国持卡人基数大,消费频次高。若能从每笔交易中多出0.11%的收益,那么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收单业务上的利润将可以获得极大提升。然而,“套码”模式违反了中国银联的有关规定,并且最终受害者依然是银行和商户。

根据2016年10月25日印发的《银联卡受理市场违规约束实施细则》第十九条规定,收单机构违规套用优惠类、减免类以及特殊计费等非标准价格特约商户费率,启动追偿性清算。中国人民银行则在2022年3月发布实施《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并对套码行为进行了明文规定。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通过梳理权威媒体报道和业内专业人士的介绍发现,“套码”的普遍流程是:支付机构将POS机发售给商户后,先以标准商户类0.55%左右的费率结算半年。约半年之后,提升费率至0.6%,同时,把标准商户类型改成非标准商户类型。如此操作以后,商户的成本依然是0.6%,但发卡行可见的支付机构收入是以优惠费率计算,即0.38%左右。按照分成规则,支付机构就可由此获得每单0.11%左右的差价。即支付机构通过“套码”获得利润的方式是以商户交出更高成本和银行获得更少收入为代价。

如今,随着各项政策的出台和更严的监管,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始自曝“套码”并组织退还资金,也有越来越多第三方支付机构因为各项业务的不合规问题而彻底退出了支付行业。

通过梳理和统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多个非银行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续展公示信息,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发现,拥有支付业务许可证且在许可证有效期范围内的公司由原来的271家降至现在的171家,共有100家企业未获批续展、未申请续展或已注销。而这些未续展支付业务的企业大部分都是集中在2012年到2013年申请《支付业务许可证》的企业(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即在微信和支付宝开始大力发展在线支付业务和“套码”现象开始被广泛讨论的前一年开展支付业务的企业。

获批《支付业务许可证》企业数量比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

灰色收入贡献多大

灰色收入究竟有多少呢?

根据拉卡拉公布的2022年年度报告,拉卡拉2022年归母净利润为-14.37亿元,同比减少232.75%,原因是公司将部分标准类商户交易使用优惠类商户交易费率上送清算网络所涉及的资金进行了会计处理,冲减了2022年当期损益。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统计得知,拉卡拉2022年前三季度净利合计为4.14亿元。而2022年全年净利则为-14.37亿元。

同时,拉卡拉“套码”所涉及的资金也是此次发布存在“套码”现象公告的四家上市公司里最多的一家。根据四家上市公司公布的2022年财务报告可知,拉卡拉营业外支出近13.96亿元,其中对外捐赠和罚款两项为1700多万元,余额均为“其他”项,远高于新大陆、新国都和翠微股份的7.56亿元、2.19亿元和5.12亿元。

2022年四家上市公司营业外支出对比。(数据来源:2022年年度财务报告)

在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的同一天,拉卡拉也披露了其2023年一季度报告。随着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度报告的披露,其股价也彻底从下跌趋势中迎来了反弹。而这一份一季度报告和2022年年度报告都显示出拉卡拉在2022年剥离“套码”业务的同时,另一项布局了多年的业务初显成效,但总体效益还是围绕着服务渠道商伙伴为主。

拉卡拉K线图。 (东方财富网/图)

根据拉卡拉2022年年度报告,拉卡拉的业务主要分为支付业务和科技服务业务,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85.38%和6.36%。而科技服务业务里面包含了金融科技业务、“支付+”行业数字解决方案和门店数字化经营服务(零售科技服务)。虽然2022年拉卡拉科技服务业务收入3.42亿元,同比减少8%,但“支付+”收入和其他科技服务实现了同比增长126%和47%。其中,“支付+”模式是拉卡拉从2019年年报就提出的模式,即围绕“商户数字化经营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形成了“支付云、零售云、金融云”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技术与产品体系整体向“云原生”迁移。这一战略转型被拉卡拉称为“战略4.0”。

“支付+”模式。 (拉卡拉2020年年度报告/图)

目前,拉卡拉向中小银行提供的支付与风控系统的“云收单”业务已在成都邮储银行、山东济宁银行和浙江民泰银行落地。拉卡拉依托平台打造的行业数字解决方案也接入了理想、蔚来等集团类客户。此外,拉卡拉服务于渠道伙伴的拓客SaaS平台注册用户数突破40万,全年新贡献平台服务费收入3100万元。结合拉卡拉披露的2022年“支付+”收入7000万元可知,服务于渠道伙伴的平台收入占了“支付+”总收入的44%以上。根据2023年拉卡拉一季度报告可计算出其毛利率已走出2022年的颓势,回升至30.89%,环比增长约34%。

拉卡拉“支付+”收入占比。(数据来源:拉卡拉2022年年度报告)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支付+”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套码”对公司毛利率的影响。拉卡拉通过“上云”的方式加大了对渠道商的扶持,从而实现了业务扩张和降本效应。而拉卡拉在依托平台定制化打造行业数字解决方案的业务表现上,虽然客户量有所增加,但收入占比较低,未能帮助公司实现毛利率的进一步提升,还属于布局的初期阶段。

2020年6月30日-2023年3月31日拉卡拉销售毛利率变化情况。 (Wind/图)

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拉卡拉希望通过门店数字化经营SaaS平台解决以前不少支付机构运用“套现”为噱头解决的需求端问题,形成从采购到销售的数据闭环,解决小微企业资金流的运转问题。

4.0战略落地成效如何

较之同行而言,作为A股“第一支付股”,拉卡拉4.0战略的落地成效并不突出。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拉卡拉在业务上云、SaaS平台建设和海外市场拓展等方面都没有做到行业领先。通过查阅在近期披露“套码”现象的其他三家上市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度报告,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发现,拉卡拉的毛利率在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期间均落后于新国都和新大陆。

四家支付企业毛利率对比。(数据来源:Wind)

相比于拉卡拉3.41亿元的科技服务业务收入,同样利用SaaS赋能商户与金融机构的新大陆的商户运营及增值服务达29.07亿元,远高于拉卡拉的收入。从这个角度来看,拉卡拉4.0战略与新大陆还有一定的距离。究其原因是新大陆持续加大对 AI 视觉、UHF-RFID、OCR、语音识别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近三年来,拉卡拉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一直在4%左右浮动,而新大陆的研发投入占比则接近9%,并持续稳定增长。

中国跨境支付市场和数字人民币快速发展,第三方支付机构捕捉到新商机。新国都和新大陆都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布局。新大陆2022年的海外销售收入为20.73亿元,占电子支付及信息识读产品业务约62%,并实现智能 POS、智能收银机、标准 POS、新型扫码 POS、泛智能终端等产品销量合计超 1100 万台,其中海外销量超 400 万台,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 58%。新国都2022年海外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65.16%,布局欧美及日本等高端市场,还在海外重点市场实现了本地化运营。虽然拉卡拉在2022年年度报告提及开展了多个地区的跨境支付业务,但拉卡拉在2022年并没有公布相关业务的具体数值。

须抢占技术高地 应加大海外市场拓展

不仅“套码”,拉卡拉还曾涉及“套现”。据2019年央视“3·15”晚会报道,在某知名电商平台搜索关键词“破S机”或者“刷卡机”会出现许多售卖POS机的店家,并且通过咨询客服关于支持银联免密支付POS机的相关问题后将会得到“拉卡拉个人版高端版”商品链接。

最近,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在三家知名电商平台上搜索“破S机”和“刷卡机”得到的结果均是“没有找到相关商品”。

无论是“套现”,还是在电商平台买卖POS机都是违法行为。中国人民银行2016年9月30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十三条明确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网上买卖POS机(包括MPOS)、刷卡器等受理终端。

而对于官宣的“套码”模式,拉卡拉是否仅仅退款就可以了事?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大额罚款是否跟随其后,还有待观察。

虽然“套现”引流“套码”获利的模式可以增加收入,但是这种灰色商业模式无疑会严重影响公司品牌形象。以此类“简单粗暴”的违规行为谋取利润的方式严重违背了拉卡拉4.0战略“上云、用数、赋智”的数字化发展思路。拉卡拉必须彻底告别这种灰色商业模式,重塑公司品牌形象。

告别灰色业务之后,拉卡拉的阳光钱途如何行进?南方周末新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认为,对于科技业务来说,核心技术是科技业务发展的关键,加大技术研发是拉卡拉的当务之急。拉卡拉自2019年启动4.0战略已有多年积淀,但投入研发资金占比一直不能领先于行业,只有不断迭代的技术才能匹配支付行业的快速发展,才能更好地赋能渠道商的拓客工作,从而实现降本,提升公司整体的毛利率。

对于服务而言,目前拉卡拉的SaaS平台可以解决客户的资金流问题,但相比于同行领先者仍然有较大差距。究其原因是市场上SaaS平台的供应商众多,产品同质化严重,解决方案类似。如何能更加精确地触达需求端的痛点,如何打造出一款差异化SaaS平台,如何将科技更好地赋能支付业务是拉卡拉应该思考的问题。

拉卡拉是国内首批与人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首批获得国家外管局批准的跨境外汇支付业务资格的支付机构,应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并通过多年积累的支付业务经验辅助人行探索数字人民币赋能跨境支付的可能性。

在境内,应以对接商户和个人的资源优势,协助搭建数字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促进数字人民币的应用或许可以成为拉卡拉新发力点,但投入期可能较长。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