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东林传统与无锡士绅家族丨倬彼云汉

无锡士大夫家庭中如此特殊的风气,和苏州的富商大贾、庭园诗酒不同;和常州的状元宰相之家,收集文物、书籍的风气,也颇为不同。晚清到民国,如此文化区,恐怕只有江苏的太湖周边、湖南的长沙周边以及福州周边这几处,出现大量读书人家,延续家风,投身地方公益事务。

责任编辑:邢人俨

无锡 (视觉中国/图)

我现在与无锡老家的弟弟、妹妹和他们的下一辈谈谈话,很多人关心无锡这个地方,过去几个家族的历史,尤其是这些家族彼此间的关系,及其共同努力的方向。无锡一些老家族,在当地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究竟在当时的无锡社会,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他们又从事的何种事业。

这个题目当然很有意思,不仅反映了无锡当地特别的文化风气,和长期历史延续的传统,也反映了大家关心的问题:在近代历史上,无锡这么一个小地方,居然自己发展了一套与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作风,有别于苏州、常州。

有关无锡的士风,要从明朝下半段开始回顾。当时的读书人,对代表皇权的太监、权相不满,认为这些人耽误国事,贪图私利。很多学者结合反抗,批判他们认为罪恶的源头:皇权专制产生的弊病,以及官吏不守法纪、没有道德等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群人的结合,渐渐发展为“东林运动”,这个群体得名于无锡的“东林书院”。他们当时的批评运动,很快从无锡扩展到当时的太湖地区——苏州、常州以及吴江等处。江南士大夫的抗议,招致政府反制:抓捕或贬斥其中的重要成员。

高攀龙是欢喜巷高家的祖先,我姑妈嫁到高家,两家是姻亲。当时,他刚刚从都察院左都御史的职位罢官。阉党诬告他贪污,锦衣卫抓捕他的消息传到家门。他谈笑自若,闭门遣散众人以后,朝衣朝冠坐在家中荷花池内,自沉而死。诸位可想:荷花池水最深不过肩膀,要在如此浅水中将自己淹死,势必要将头强行弯到水中,这需要非常坚强的决心方可实现。如此做法,激起了东林党人更多的反抗,衍生为明末整个江南士大夫群体的抗议。

清朝入关征服中国,江南的士大夫亡国之余,痛定思痛,不断检讨为何中国居然被征服,而这新的王朝比明代更为残暴和专制。在清初,东林运动固然停止了,但是无锡的士大夫依然有批判精神。可是,既然触及不到北京中枢,他们转而以其精力服务乡里,这也就是:“家事国事天下事”,这三个方向,其实是一致的。

士大夫既然有志于为社会解决问题,他们必须要注意到现实的国家与社会的问题。清代初年,就有一批学者,如顾炎武、顾栋高、全祖望等,各自撰写读书笔记,在其中讨论经国济世安民安百姓的重要项目。包括政府该如何征税,该如何防御外敌,政府如何发展教育、选拔优秀人才,同时也讨论读书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等。这一类注重实学的文章之外,当然还有王学支流在北方的颜李之学。他们也注意到实际的事务,例如政治、社会、经济的课题,而并不局限于论文学、写文章。

所以,此后无锡读书人的家庭,多少都投身于这些学术活动,其实也是秉承着明代晚期的理想: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是他们关心的项目。于是,无锡家族的家庭教育,隐然延续了东林传统:一方面研讨有用的学问,另一方面投身于乡里服务。他们希望经由此训练,能对国家、对老百姓担起自己的责任,实践儒家传统对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要求。

无锡后来每个大家族的私塾,基本上都和东林运动中的人物有关系。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末年面临新的危机与刺激,各家私塾慢慢合并起来成为新式的小学、中学,我就读的辅仁中学就是其中之一。先父就读竢实学堂,是无锡最早的现代小学。

无锡读书人家的知识分子,都将“东林”二字印在脑中。东林书院的格言众所周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尤其需要注意最后四个字:事事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是我们的责任。

当我在辅仁中学就读时,辅仁的老师们基本上都是无锡几个大家族之中,相当有学问的人。他们宁可在家乡的中学教育自家子弟,而不出去做别的事情。例如,我的英语老师沈制平先生,1949年以后就做了苏州大学英语系的主任。我在辅仁中学读书的时候,深深感受到这些大家族的读书人,对于自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