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屏之物联,以向善科技创造多维价值
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和物联网创新企业,京东方用三十多年的时间解决了中国“少屏之困”,并坚持科技造福于人的发展观,以科技创新赋能行业可持续发展,助力解决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邹力
2022年北京冰雪赛事开幕式上,点火仪式的巨型“雪花”主火炬台惊艳了全球观众,“雪花火炬”传递出了艺术与现代科技融合之美。而这背后,则是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BOE)物联网技术创新在国家重大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京东方,创立于1993年,用30年的时间带领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成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成功破解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缺芯少屏”中的“少屏”困境,并带领中国显示产业站在世界的潮头。
目前,BOE(京东方)子公司遍布2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体系覆盖欧、美、亚、非等全球主要地区,60%的营业收入来自海外,全球生态伙伴超过5000家。在今天,全球每4个智能显示终端就有1块显示屏来自京东方。全球市场调研机构 Omdia的数据显示,京东方在LCD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等五大应用领域的出货量均保持全球第一。
作为一家领先的物联网创新企业,京东方在秉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之外,一直在思考,如何放大科技的影响力,以向善技术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助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而构筑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美好未来。
企业科技向善的“矛盾三角”
“科技向善(Technology for good)”一词最早由影响力投资者保罗•米勒于2013年正式提出,并很快得到了科技企业的广泛认同和响应。所谓科技向善,就是企业在追求科技创新的同时,主动且负责任地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公共健康、教育、就业、医疗、安全等方面的社会需求和薄弱环节。
近年来,政府、社会和企业界对科技向善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这一方面是源于对科技伦理认识的深化。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科技创新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实力和人民生活福祉。但如何才能确保科技为人服务、造福人民?
面对这个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逐步明确了科技造福人民的价值取向,以及科技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科技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科技伦理观。
2024年4月,三大交易所正式发布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指引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作用,并明确提出“鼓励披露主体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创新决策和实践中遵守科学伦理规范,尊重科学精神,发挥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
方向已经明确,共识业已建立。但企业在践行科技向善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很多矛盾。
首先,需要平衡国家发展战略需要与企业资源有限的矛盾。在当前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科技创新将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在某一特定时间、空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这就需要企业从战略角度思考如何在保障企业生存成长的前提下,坚持长期主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其次,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或关键企业,需要平衡产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自身的可持续竞争力。
第三,需要平衡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承担社会责任的关系,在企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增进社会民生福祉。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解“少屏之困”
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的显示产业深陷“少屏”困境: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几乎垄断了液晶显示面板的技术专利、产品产能和定价权,中国每年要花费近400亿美元从国外进口液晶屏。
品尝过技术落后之痛,1993年成立的京东方在30年的创业历程中始终秉持“对技术的尊重和对创新的坚持”。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提出:企业集团如果想以产业报国、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就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核心技术。因此,成立数年后,京东方顶着研发投入高、回报周期长的压力,决定自主创新,发展核心技术能力。
基础研究投入大、周期长,在短期内很难有立竿见影的财务产出,但节点领域和节点行业基础研究的突破将对整个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这些年京东方再苦再累也不苦技术创新,京东方坚持将每年营业收入的7%用于技术研发与创新,其中,营业收入的1.5%专门用于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等前瞻性研究。”
通过长期坚持投入基础研究、前瞻性研究,京东方可以紧紧把握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走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
目前,京东方建立了规模庞大的技术创新体系,打造了“1+1+3”技术创新平台,包含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创新总部及北京、成都、合肥3个创新分中心。同时,公司在重庆、成都、青岛等地打造具备技术研发、营销推广、产业转化、人才交流、市场合作等五大平台功能的创新平台;携手合作伙伴打造了半导体显示、物联网创新、传感器件三大技术策源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共建创新生态。
截至2023年,京东方累计自主专利申请量超9万件,年度新增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超90%,海外专利超33%,专利项目覆盖欧洲以及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遍及柔性 OLED、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个领域。公司累计主持制定、修订国内外技术标准百余项,参与制定、修订国内外技术标准达270项,为我国在柔性OLED、物联网应用、健康显示等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科技创新的持续投入让京东方逐步完成了跟跑、并跑、领跑的产业跃升,30年间京东方建设投产了多条对中国显示产业具有突破性及历史意义的产线。
京东方创立30年来,彻底解决了中国显示产业“少屏”的困境,并带领中国显示产业成为全球的重要一极。
带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经济模式的发展演进以及经济复杂程度的提升,经济竞争已经超越了单一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化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这就需要“链主”企业充分发挥其领导力和协调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有序链接、协同配套、融合联动、高效畅通。
作为全球半导体显示产业的龙头和物联网领域全球创新型企业,京东方以“深度合作、协同开发、价值共创”为理念,希望能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共创,塑造更大的产业价值。
当前,显示作为信息交互的重要端口,已发展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作为领军企业,京东方的发展壮大一方面带动了中国显示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运营所在地的产业发展和产业竞争力带来了深远影响。
在合肥,2008年京东方的入驻开启了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序幕。目前,合肥已实现“从砂子到整机”的千亿级产业链布局,基本形成了以TFT-LCD为主导,OLED加快壮大,Micro LED与Mini LED、微显示、激光显示等技术跟踪布局的产业格局。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2020年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发展质量评价工作,合肥新站高新区电子信息(新型平板显示)示范基地入选五星级基地名单,成为国内唯一以新型显示产业命名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成都,京东方积极构建、串联起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格局,从2007年京东方在成都投资第4.5代TFT-LCD,到2015年国内首条6代OLED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再到布局京东方成都车载基地,如今成都形成了以“链主”京东方为代表的新型显示上下游产业集群。其中,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作为我国首条柔性AMOLED显示生产线,打破了国际巨头的技术垄断,对于重塑全球产业格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武汉,2018年京东方落户东西湖,6年来带动吸引康宁、法液空等十余家龙头企业在东西湖区落地配套,集聚形成涵盖上游材料、器件,中游面板、模组及下游智能终端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实现了“从沙子到电视”的电子信息全产业链布局。
在重庆,京东方落户两江新区后,连续加码投资,释放出强大的龙头效应,持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集聚。在重庆京东方的带动下,联创电子、宇隆光电等近 50 家新型显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相继在两江新区投产。
目前,京东方在北京、合肥、成都、重庆、福州、绵阳、武汉、昆明、苏州、鄂尔多斯等地拥有多个制造基地,充分发挥产业链的聚合效应,携手推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在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京东方秉持技术创新协同共享发展理念,开放专利,赋能中小微企业发展。
2021年,BOE(京东方)与多家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创新企业共同发起了AIoT专利池和“科技普惠民生”公益专利池,以计算机视觉、语音及自然语言处理相关AIoT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技术升级,帮助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京东方协同专利池其他成员共同推动上述系列专利池成功参与2022年北京市开放许可试点项目,相关专利已于2022年12月在中国技术交易所“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发布与交易服务平台”发布。截至目前,专利池已完成了对北京、天津、重庆等地区5家中小微企业的许可。
2023 年 12 月,京东方联合京东集团、联想集团共同发起“绿色供应链技术共享平台(专利池)”,旨在借助供应链辐射力和平台影响力,推广供应链领域绿色低碳技术与专利的应用,带动上下游企业积极践行低碳理念。首批入池专利涵盖能源电力、绿色原料、环保包装与耗材、低碳工艺与设备、绿色物流、负碳技术、数字化供应链技术等领域,将向中小微企业免费开放许可,为绿色供应链贡献力量。
以向善科技造福社会民生
“科技向善”的根本要义是用科技为人服务。
2021年,京东方提出“屏之物联”战略,为科技向善提供了方法遵循。屏之物联的核心要义:集成屏更多功能,衍生屏更多形态,植入屏更多场景。以屏为媒,京东方正在向社区、家庭、交通、零售、医疗、工业、园区、金融等各个行业的应用场景不断延伸融合,以科技赋能美好生活。
1.技术与标准并重,打造“防治养”全链条健康医疗服务
为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京东方将积累的显示技术、传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核心能力应用到健康医疗领域,探索智慧医工业务,打造以健康管理为核心、医工产品为牵引、数字医院和康养社区为支撑的健康物联网生态,打通“防治养”的全链条。目前,京东方已在北京、合肥、成都、苏州等地布局多家数字医院,提供以人为中心的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
京东方坚持创新导向,以技术赋能健康医疗领域。目前,公司在医工融合领域的授权专利已超900件,共参与6项国家标准的发布。2023年12月,由BOE(京东方)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远程医疗系统参考架构、要求和场景》(“ITU-T F.780.4《Reference framework, requirements and scenarios for telemedicine systems》”),在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ITU-T正式发布。标准规定了远程医疗系统参考架构和远程医疗系统各软硬件组成部分的技术要求,适用于远程医疗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评价。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全球远程医疗系统国际标准的空白,为各国远程医疗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参考,为远程医疗产业的推广应用和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标准支撑,彰显了BOE(京东方)在智慧医工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2.以屏为核,打造青少年综合近视防控解决方案
数字社会的加速到来让护眼刚需持续凸显,全民对于眼健康、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的关注度提升。京东方依托自身在显示、传感、物联网等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将自身在工业领域积累的核心能力赋能眼健康领域,从软件、硬件、服务等不同维度为近视防控提供新解法、新思路。
在技术与硬件方面,京东方坚持以绿色健康的创新显示技术赋能各类智能终端产品:
l 首创高端柔性OLED PWM调光技术解决频闪难题,不仅带来更流畅的视觉体验,而且在暗光环境下也能大幅降低屏幕频闪对人眼的潜在危害。
l 低蓝光技术打造健康臻彩视感,全方位保障人们的用眼健康,在实现健康护眼特性的同时确保真实绚丽的画面显示。
l 类纸护眼技术开辟绿色健康新显示,将显示技术与眼科医学深度融合,以健康智能的软硬件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的用眼健康保驾护航。
l 基于电泳技术显示原理开发了无源电子护眼墨水屏,以低功耗护眼技术赋能更广泛智慧生活。
此外,围绕全局护眼体系新架构,京东方完成用眼趋势预警 AI(疲劳预警、近距离预警、姿势不良预警、光线不良预警、眼部风险预警、近视预警)技术、自然光显示技术、远像显示技术、无损Gamma技术、升级版人因智慧调光技术等一系列软硬件技术的量产导入,创新孵化多维度健康智能软硬件产品和服务。
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同时,京东方还积极提升行业整体护眼规范。牵头制定了IEC/TC 100首个视觉显示终端健康评价类国际标准“IEC63207:2022《视觉显示终端蓝光特性及相关光学性能测量方法》”,不仅填补了低蓝光健康显示领域国际标准的空白,也为低蓝光健康显示终端的规范化发展和技术升级提供了标准支撑。此外,京东方还牵头参与了十余项视觉健康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加速推动全行业绿色健康应用能力的升级。
3.以屏为媒,打造数字文化展陈解决方案
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开始与文化深度融合,让文化与技术的传承和发展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智慧文博领域,京东方已推出BOE画屏、百变屏、数字画框等一系列数字文化展陈产品,打造系统化、智能化的数字文化展陈解决方案,先后助力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首都博物馆“辉煌中轴”专题展等文化机构和一系列重要文化活动。
此外,京东方还投资建设全场景数字化的多功能数字艺术馆——苏州湾数字艺术馆,是集数字艺术展览、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成果展示中心、青少年美育科普体验基地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数字文化体验空间。馆内融合新型显示、VR/AR/XR、传感、AI算法等领先技术的新型数字文化体验极具行业标杆性意义。
4.智慧视窗助力建筑减碳
京东方将显示技术、传感技术深度融合,研发了智慧视窗解决方案,持续赋能智慧建筑等领域。在建筑领域,京东方智慧视窗解决方案通过自动调光和控制炫光功能,优化自然光,满足防晒、隔热、防隐私、节能等需求,为用户带来更舒适的体验。2023年,京东方完成某企业总部大楼项目190.90平方米的建筑调光玻璃交付,通过光感自动模式、设定图案模式、手动模式进行调光控制,降低楼宇空调系统的能耗,为办公室提供舒适的光环境,助力国内智能调光玻璃新技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3年,京东方智慧视窗碳减排数字化方案入选联合国人居署《未来城市顾问展望2023:数字创新赋能城市净零碳转型》白皮书。
5.践行技术公益,弥合数字鸿沟
在推动乡村教育数字化水平提升方面,京东方依托自身的健康光显技术,及创新孵化的多维度软硬件融合的教育产品,携手社会各界力量,通过照亮成长路、暖光计划等一系列的公益项目,努力消除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
照亮成长路公益项目自2014年启动以来,先后走遍全国七大省市地区的一百余所偏远地区校园,为超6万名师生提供软硬融合的智慧教育解决方案和教师赋能计划。
2023年,京东方携手故宫博物院启动“百堂故宫传统文化公益课计划”,以“线上科普+线下体验课”等形式为偏远地区的孩子带来故宫传统文化课,促进偏远地区的学生群体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和成长机会。
科技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的福祉。科技企业的责任就是把科技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造福于人类。
创业三十多年来,京东方带领中国显示产业矢志创新,实现了中国显示产业从跟跑者、并跑者到全球领跑者的历史性转变,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
在商业成功的背后,如何以向善科技助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伴随着京东方的发展与成长。纵观京东方的履责历程,有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一是对长期主义的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将京东方的使命与责任投入可产生商业和社会利益的发展沃土,创造更为持久和有益的社会价值。
二是对公司使命的坚守。“用心改变生活”,科技造福于人,京东方正是基于这样的企业使命和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推动科技转化,努力实现科技、人类、自然的共创共赢。
三是对多维责任的践行。30年来,京东方的社会责任从解决“少屏之困”,逐步发展到“屏之物联”以创新科技助力健康、养老、环保、公益等社会问题的解决,履责形式逐渐多样,创造的价值更加多元。
专家点评
京东方是中国科技企业的典型代表,它的商业成功在于对自主研发的长期坚持,对多元价值的长期创造。“京东方坚持将每年营业收入的7%用于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其中营业收入的1.5%专门用于基础技术和前沿技术研发等前瞻性研究。”能做到这一点的企业并不多,京东方的坚持值得尊敬。而且,京东方的长期主义不仅实现了自身的良性发展,还解决了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少屏之困”,贡献了企业的时代价值。与此同时,京东方还在更为广阔的产业链条上展现出自己的责任担当,积极带动国内整个产业链升级,赋能地区和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了众多诸如“合肥模式”的成功发展案例。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京东方始终将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的战略运营,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健康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文博等领域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卓有成效,向行业、环境、社会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答卷。
——王忠平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校对:赵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