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湘江新区的隐形冠军

2023年,湖南湘江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0.8%,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三。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截至9月2日,累计总量达142家,占全市66.7%,占全省28.6%,在国家级新区中名列前茅。

亮眼数字的背后,是“隐形冠军”们的存在。它们精耕细作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因产品位于产业链上游或“隐身”于终端之中,鲜为人知。

责任编辑:黄金萍

经济和贸易的真正基石也许不是声名显赫的大企业,而是默默无闻的“隐形冠军”。

德国著名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提出的“隐形冠军”概念,意指一些不起眼、不为人所知的小行业的翘楚。

它们往往规模不大,却在某项技术领域独占鳌头,而且低调朴实、隐于聚光灯之外。

在8年里GDP增长了1.8倍的湖南湘江新区背后,隐藏了多少个“隐形冠军”呢?

博云新材助力C919大飞机完成商飞,麒麟信安操作系统助力神舟十七成功出征,长远锂科正极材料实现千吨级出货,天仪研究院卫星发射数量和服务能力国内领先,清源华建排水智慧物联技术应用于全国100多个城市,盈峰环境的环卫设备全球第一……

湖南湘江新区梅溪湖国际新城。

2015年4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湖南湘江新区。在这片120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49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有57家上市公司,约占长沙市的六成、湖南省的1/3;先进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湖南湘江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50.8%,高新技术企业总量居国家级新区第三。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家,截至9月2日,累计总量达142家,占全市66.7%,占全省28.6%,在国家级新区中名列前茅。

亮眼数字的背后,是“隐形冠军”们的存在。它们精耕细作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因产品位于产业链上游或“隐身”于终端之中,鲜为人知。

我们探访并精选了其中四家,试图从它们的故事中,梳理湖南湘江新区科创发展的脉络。

从半导体,到光伏

湖南红太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太阳光电”),这个名字一听就很湖南。

2009年,中国光伏产业的产值突破千亿,也正是这一年,依托中国电科第四十八研究所(简称“48所”)在半导体专用装备领域多年的技术沉淀,红太阳光电成立,投入光伏装备的研发制造。

“48所”成立于1964年,隶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落地长沙的企业科研机构,主要研制半导体装备。红太阳光电,是“48所”在湘江新区孵出来的新业务。

光伏和半导体装备,加工对象材料都是硅,两者是相通的,关键区别在于应用场景。

目前红太阳光电的员工有800余人,2023年的新签订单额逾40亿元。这得益于其通过持续研发和技术迭代,拥有多系列核心关键光伏装备研产能力,先后推出国产多晶铸锭炉、软着陆扩散炉、管式PECVD、等离子体刻蚀机等专业装备,其中细分领域的TOPCon电池工艺路线下,PECVD扩散类设备市占率均在行业前列。

红太阳光电高效电池智能生产线。

中国光伏产业,经历过2008年金融危机、“双反”打压等行业低谷,实现了从“三头在外”到“中国名片”的跨越发展,最终成为中国“碳中和”领域王牌产业,引领全球光伏产业发展,也离不开本土光伏装备产业的科技创新。

红太阳光电,同时还是国家光伏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这是科技部唯一面向光伏装备领域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汇聚了来自光伏行业头部企业的近50人,定期交流和沟通行业技术动向、研发重点,彼此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离开,回来,再留下来

刘树模,本科就读于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工作,两年后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硕士。

2015年和2016年,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确定了两批“海绵城市”的30个试点城市,这让刘树模看到了创业机会。

2016年,刘树模与4名清华大学校友在北京联合创办清源华建,专注生态环境领域,探索用智慧的方法解决城市水环境污染、内涝、污泥围城等突出“人水矛盾”。

随着项目的推进,他们发现管网系统中的节点(如井、排口、泵站等)是关键管理对象,开始优化这些节点,同时意识到管控装备的重要性,便着手开发相关的监测和感知仪表,以实时收集管网运行数据。随着数据量的增加,开始构建云端管理平台。

公司启动装备制造时,想要找一个产业链条件比较好的城市,长沙成为首选。用刘树模的话说,“长沙是曾承载着我青春的热土,这里集聚的人才优势、完备的智能制造产业链配套,还有务实有为的营商环境。”

2020年,刘树模带领团队回到长沙开启“二次创业”,为满足研发与生产需求,同年就决定投资近2亿元在湘江新区打造研发及装备制造总部基地,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基地员工已达到百余人。

清源华建生产线正在进行设备调试。

如今,清源华建在湘江新区的总部基地已经启用,一栋造型极简的灰色建筑,乍一看像是美术馆,建筑本身采用流动几何的结构,能最大限度地使用雨水和风,为装备的创新研发、生产制造所用。

目前清源华建取得相关知识产权160多项,产品和技术涵盖管网清污(雨污)分离、内涝水(污染水)调蓄消纳、排口整治、污泥深度干化碳化等方面。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完成200余项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相关项目。

“就像深圳与华为、珠海与格力”,刘树模将清源华建与长沙的关系如是比喻,在他看来,一个企业一定要有一片适合自己扎根的土壤,湘江新区的营商环境、产业链配套以及人才密度,正适合。

在这里,更能发挥价值

2012年的夏天,还没等人从参观完银盆岭破旧厂房的震惊中缓过来,李少波领着美国来的蔡晓华到了一片稻田,跟他介绍说这是我们公司未来的地址,顺便还提了一下周边的开发建设蓝图。

蔡晓华更没想到,自己居然已经在这里待了12年。

三诺生物(300298.SZ)成立于2002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今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李少波,组了一个3人团队,在一间租来的不足50平方米的“实验室”开始创业。

2012年3月19日,三诺生物登陆深交所创业板。彼时,三诺生物的主要产品为微量血快速血糖测试仪及配套血糖检测试条。不仅面对着强生、罗氏、雅培等跨国企业的竞争,也有着北京怡成、鱼跃医疗等国内新兴企业同类产品的竞争。

在一个美国举办的行业会议上,李少波力邀蔡晓华回国。

蔡晓华出生于1961年,获得武汉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博士学位,在海南大学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出国,先后获得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和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博士后,在Nova Biomedical工作期间主导研发了便携式血糖监测系统、医院级血糖仪。

三诺生物首席科学家蔡晓华(左一)。

蔡晓华相信中国血糖监测市场足够大,自己有发挥空间。当时三诺生物已有20人左右的研发团队和一定的市场规模。比起从0开始做起,蔡晓华觉得,加入三诺生物,更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2012年回国后,蔡晓华于2013年正式加入三诺生物,任职首席科学家。蔡晓华带领三诺生物研发团队研发出国内首款便携式多功能检测仪,填补了国内基层医疗的空白。

目前,三诺生物的产品从单一的血糖仪及试条,到覆盖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等多项糖尿病指标检测的完备产品线;研发团队也从2012年的90人扩大到848人,技术线从单一电化学技术到光化学、化学发光、免疫荧光、植入式传感技术等,在10多年间提交500余项专利申请,获得300余项专利授权。

如何保持企业的研发和技术实力?“关键是靠人”,蔡晓华说,他在2020年提议研发中心设立了“首席科学家奖”,每年评选两位研发人员或两个项目,派发2万元奖金,将鼓励创新刻进团队的DNA。

蔡晓华与三诺生物的故事,正是湘江新区以人才引领科研创新、赋能企业转型升级的缩影。

2024年2月,《湖南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争创国家吸引和集聚人才平台核心区 大力实施“湘江英才”集聚行动若干政策(试行)》发布,其中对转化成果显著并推动产业发展的一流科学家及创新团队实行“一事一议”,最高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毕竟,在时代变革中,得人才者得先机。

20年前去美国,20年后看中国

向双林辞去南华生物(000504.SZ)董事长职务,出任远泰生物董事长时,让不少人惊掉了下巴。

这位“60后”留学日本、美国,获哈佛医学院博士后,原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2015年至2019年,曾先后担任南华生物总经理、董事长,任职期间主导收购远泰生物54%股权的项目(2019年出售)。2020年,向双林正式加入远泰生物担任董事长。

2001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免疫病毒学的吴力军,在长沙成立远泰生物,专注重组蛋白及单克隆抗体研发与生产,并进行免疫学临床诊断及治疗技术和靶向抗体药物研发。

有意思的是,当时公司在长沙很难招到合适的员工,吴力军转而去到美国,成立了一家全资子公司ProMab Biotechnologies。

20年后,情况发生逆转,公司的美国员工只有30人,中国的员工数量却是美国的三倍,研发实力也不断提升,当年留在湘江新区的小小火种,没想到成为今天公司的主力军。

这得益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及本土人才的积累。而向双林在湖南师范大学任教期间,以专家身份参与湖南健康产业调研和湖南医学中心项目建设,让他对产业发展有了深入的认知,愿意投身产业界,更看到了远泰生物的未来发展潜力。

远泰生物董事长向双林(右一)。

用向双林的话说,远泰生物是一家“两条腿走路”的研发型公司,既做技术服务、也做新药研发,缺资金就通过项目转让授权的方式,以保证公司有持续赚钱的能力。过去几年,远泰生物已授权多个经验证的肿瘤治疗靶点给10余家国际药企和中国新兴药企,并实现了盈利。

向双林介绍,目前公司核心的管线有一项基于mRNA-LNP技术针对实体瘤治疗的世界首创的“三合一”体内双抗免疫治疗药物,现处于探索性临床阶段,已在北美完成6种实体瘤30余名患者入组给药。此外,一个双抗CD19/CD37CAR-T项目,在探索性临床上治疗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接近70%,目前也正在谈License-Out。

“将来的市场还是在中国”,按照向双林的规划,中国市场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美国子公司将作为技术研发的“桥头堡”。

“隐形冠军”的湘江新区经验

在湘江新区的这片创业就业沃土上,以“隐形冠军”为代表的特色企业扎根、开花、结果,迸发出新质生产力的创新活力,书写着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启示录,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提供了专精特新的鲜活样本。

梳理这四家“隐形冠军”企业,我们发现了一些共同特点:

1.发轫于本土人才/企业

从企业的创始人看,他们不一定是长沙人/湖南人,但绝大部分有过在长沙的高校求学的经历;或是创始股东便是来自长沙本地的企业。

如何更好地留住高等教育人才,真正激活人才/企业的创新创造?视野向外,可以快速引进;视野向内,布局长远,将更考验地方执政者的眼界和定力。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土人才更愿意扎根本土,也是最值得珍视的财富。

2.以科技为内核,在市场中长跑

从企业的发展情况看,他们无一不具备硬核研发实力,并能敏锐地捕捉市场机会,坚定且专注地投入,从而在细分赛道中脱颖而出。

特别是起步于湘江新区的这几家,他们并非从一开始就获得各种资本的加持,而是以人才和技术为内核,在市场竞争中摸爬滚打,滚动式发展起来,经过至少十年以上时间的积累,才成为各自细分领域的龙头。

相比早年资本催熟之下的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再对比今天各种资金和资源催化,不得不佩服这些“隐形冠军”们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发展定力,以及湖湘文化和科创生态之下,在适度松弛感下的发展魄力和潜力。

3.反哺区域经济

这些企业,在创业前期倚重自身所处的产业环境,特别是周围的产业链,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通过触角来获得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强化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也不断助推产业的发展进步。

发展到一定规模,他们开始反哺区域经济的发展,为本土经济吸引了更多人才、资本和产业资源。

作为中小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他们不仅深度参与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造强国战略以及数字中国战略的落地实施,更是提升经济韧性、推动产业链和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核心力量。

4.“小而强”队列

每一家企业都是从小做大,但是从“隐形冠军”到“冠军”、从“独木”到“万亩森林”,这条路注定不容易。

不是每一家企业最后都要以规模取胜,大企业有大企业的问题。有“一技傍身”的企业,才能够乘风破浪,才有做大做强的机会。

今天的中国,硬科技创业者们身处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生态,得天独厚。因此,并非一定要堵在一个拥挤的赛道里,找到自己真正擅长的事情,并将它做到极致,可能更容易成就一番事业。

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的同时,不要忽视了本土“小而强”的团队,当一支支精兵强将携颠覆性的创新力量切入新赛道,可能带来真正的产业变革,连带着改写它所在地域的竞争格局。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