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支教|穿越冷极旷野,走向广阔世界

“飞起来了!”在经历了一连串的尝试与挫败后,女孩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自信的笑容。她虽仍显生疏,却勇敢地操控着控制杆,让无人机摇摇晃晃地升起,最终在雪空中划出一道优雅的弧线。

无人机缓缓掠过操场上空,女孩的屏幕上映出了她的同学们——那是支教老师卢健正带领低年级的孩子们一起踢足球。他们在雪地中跳跃、奔跑,欢声笑语在冰冷的空气中格外清晰。这时,有几位男孩注意到头顶的机器,好奇打探了片刻,向无人机笑着挥起了手。

这里是遥远的北境根河,是中国最冷的地方之一,也是素养教育资源匮乏的偏远角落。从城市出发,历经辗转,无论是卢健、林金东还是梁洁,他们的支教旅程都始于一段漫长而艰辛的跋涉。从火车到汽车,再到徒步穿越结冰的小路,他们来到金河镇平安希望小学,想把外面的世界带给孩子们看看。“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埋种子。”梁洁说,作为中国平安人寿内蒙古分公司的员工,她已经连续6年对该校进行线上线下支教,但她在期待一条长线,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她想看看这群孩子们五年、十年后的变化。

在根河,冷的不只是天气

蜿蜒的公路上,一辆中巴车缓缓穿越大兴安岭的腹地。随着海拔的逐渐升高,温度也骤降,梁洁清晰地感受到车窗缝隙中透入的刺骨寒风。她摇下车窗,一股冷冽的空气扑面而来,眼前的树木已经由翠绿逐渐变为斑驳的黄与红。几个小时后,当根河的轮廓映入眼帘时,眼前已是一片银装素裹的世界。

又一批平安支教的老师们启程了。九月的根河雪花纷飞,想要进入这里,并不是件易事。在海拉尔机场集合后,老师们需要再乘车从呼伦贝尔前往根河,“沿途都是乡村道路,车开了好久才能看到一个指示牌。再加上中途晕车,就一直想什么时候才能到达。”梁洁回忆道。经过10小时的颠簸,支教老师们最终到达根河市金河镇。极端天气下,包车也非常不容易。“有一个司机师傅跟我们说,你们干的是好事,我才愿意给你们优惠。由于车辆不能长时间停在低温环境中,师傅把我们放下去,连夜就走了。”

(深夜十点半,支教团队乘包车前往金河镇路上)

“一下车的第一感觉就是超乎想象的冷。只要太阳偏斜,路面的水就开始结冰了,车辆在行驶时非常容易打滑。”同行的科技课老师林金东说。因为有腰椎病,林金东随身带着热贴,和其他支教老师分了几包,睡觉时放在被子里,能够暖和些。“后几次再去的时候,棉马甲、羽绒服、皮靴,一样不少。”对根河的冷有了实感后,梁洁每次去都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中国冷极,绝非虚名。”

每天,支教老师们需徒步两个多小时往返于驻地与学校之间。他们迎着刺骨的寒风,在朦胧的晨光中出发,在月挂树梢时归来。在漫长的乡村道路上,他们不仅要小心路面的湿滑,还要时刻警惕未知的危险。

(支教老师步行往返于驻地与学校之间)

一天清晨,有位女老师在荒无人烟的路上遇到了野狗。零下四十度的环境中,她无法快速逃离,只能强装镇定,假装捡石头来吓唬饥饿的野狗。从此以后,梁洁和老师们总是集体行动。

在根河,冷的不只是天气。方圆200里内,只有一栋小学和一栋初中孤零零矗立着。林金东记得,第一次走进学校时,眼前由中国平安援建的楼房比自己想象中好很多,“但实际教学中发现,取暖电力设备都老化了,各类器材也是缺的。幸好听说平安又援建了光伏太阳能发电,在电力紧张的情况下才不会中断教学。”

(林金东在课上给孩子们演示飞机模型)

然而,寒意还在持续渗透着这里。梁洁已经来过这里四次了,她记得第一次来时,金河平安希望小学还有一百多名学生,校园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源越来越少,加上附近没有很好的初中和高中,不少孩子跟着父母迁居外地,当地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也宁愿孩子去外面寄宿上学,金河平安希望小学的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教学氛围也逐渐变得冷清。当梁洁第四年来到这里时,学校周边许多民房已经凋敝破败,在校学生数量也锐减到了五十多名,眼前的景象已大不如前。

(支教老师前往家访路上,许多民房已破败)

在最冷的地方也有鲜花盛放

面对恶劣的天气、紧张的时间、有限的人手和资源等重重困难,平安支教的老师们选择勇往直前。他们深知,在根河这片寒冷的土地上,他们必须成为一道温暖的光芒,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

宽大的衣领、不合脚的鞋子、又黑又瘦的身躯。人群中,老师们一眼便能记住小顺(化名)。“这个孩子的母亲身体不好,父亲打临时工,他的衣服都是捡哥哥的穿。”梁洁回忆起家访的场景,眼圈有点泛红,“他和我儿子同岁,我知道他真的很不容易。”最让梁洁感动的是,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小顺性格开朗、乐观爱笑,还是二年级的班长。在卢健的足球课上,小顺敢于尝试,表现出了极大的足球天赋。“在课上提出任何问题,他都会百分之百回应。”卢健对他也赞不绝口。

(卢健在足球课上指导小顺)

在平安的帮助下,小顺终于拥有了一双合脚的鞋子,让他能在足球场上更加自由地奔跑。今年5月,平安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与希望同行”1+1行动,为平安希望小学(学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生筹款,以一名爱心人士帮助一名乡村学子的方式,号召平安员工和社会大众进行精准帮扶,首期预计帮扶1000名学子。在金河平安希望小学,就有5名学生和爱心人士结成对子,小顺正是其中之一。“一笔爱心善款,能给这些孩子带来实实在在的希望,一件合身的衣服、合脚的鞋子,都是一种温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知道他们被爱着。”梁洁说道。

在林金东的科技素养课上,他也看到了许多双渴望的眼睛,正是这些孩子们的积极回馈让他感受到支教的意义。无人机课上,孩子们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科技设备,目光惊奇又透着些许胆怯。在林金东的鼓励下,一位二年级的女孩第一个举手尝试。

(林金东指导孩子操控无人机)

女孩在控制杆上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无人机摇摇晃晃升起,逐渐平稳方向后,在根河的雪天划出一道弧线,缓缓飞过操场上空。女孩盯着天空出神了好一会儿,突然抬起头对林金东说:“老师,等我熟练操控无人机后,我要给在外面工作的妈妈送蓝莓。”无数个这样温暖的时刻,让林金东、卢健和梁洁这样的老师们不断来到这里,在他们心中埋下种子,逐渐生根发芽。

孩子们上完课,回到家第一句话都是“妈妈你知道吗……”他们求知的热情也推动着支教老师们为这里带来更多希望。这片严寒的土地上,孩子与老师的心紧紧相依,共同抵御着外面的冰天雪地。

(支教老师给孩子们上射箭课)

“我们联合了很多平安外部的专业资源,比如林金东老师今年第三次来支教,他是呼伦贝尔科技协会的专家,卢健老师是通辽市奈曼旗足球协会的教练,”梁洁说道,作为平安对口金河希望小学支教的组织人,她要考虑的事情远不止支教,“还链接过葫芦丝协会、射箭协会,甚至动画、主持、园林设计、插花……想给孩子们无限可能性。”梁洁想让孩子们知道,在最冷的地方也能插花,也有鲜花在这里绽放。

从旷野走向旷野

“既然我们是来播种希望的,那就必须专业地去做这件事。”梁洁坚定地说,“因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们的一生。”组织更多老师前往遥远的金河支教变得越来越困难,但梁洁至今仍在坚持。她希望让当地的孩子们明白:读书并非唯一的出路,只有在旷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轨道,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孩子们在雪原上奔跑玩耍)

“我始终觉得,在内蒙古这么辽阔的土地上,它不可能生出贫瘠的爱,所以我就希望有更多的力量,一起去(帮孩子们)做到这个事情,”梁洁是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支教生涯令她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更深的爱,“我希望大家捧着一颗纯净的心,去给孩子们更好的东西,也许有的孩子成绩不是很好,但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明珠,东边不亮西边亮。”

卢健自己就是通过足球改变了命运。他小时候不太爱学习,但10岁开始接触足球,12岁便进入专业训练。最终,他凭借体育特长生的身份考入了大学,并在毕业后在当地足协找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这些年来,他一直希望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孩子。

他认为,当地是否有标准的足球场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要有专业的教师和持续的训练。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从金河走向内蒙,从内蒙走向全国。“我已经在奈曼旗成功开展了足球训练,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足球队。”他说,“但金河平安希望小学的生源数量逐年减少,现在甚至难以组建一支足球队。”

“当孩子们成功飞起无人机的那一刻,他们不仅克服了恐惧,还提升了能力。”林金东感慨地说。虽然生源减少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他认为这三年的支教经历让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对世界的认知也在不断拓展。

为乡村孩子打开视野,也是中国平安教育公益的愿景之一。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5周年,也是中国平安践行教育公益30周年。长期以来,中国平安以硬件维护、课程支教、远程培训、夏令营、奖学奖教金等帮扶举措,打造了教育公益“五大工程”。其中,素养教育是重要的抓手,平安先后发起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青少年心理健康素养提升(寸草安心)计划、青少年文学素养提升(阅读进社区)等项目,并依托支教行动为乡村学子带去音乐、体育、美术、科技等素养课程,助力他们看见人生的更多可能性。

目前平安在全国已援建了119所平安希望小学,累计招募11721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务时长总计超43.8万小时,并在1039所智慧学校落地实施“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培训乡村教师超2万名,已惠及31万余名乡村学生。

从最初不敢发射水火箭,到后来下课迟迟不肯离去,一双双渴望的眼睛和灿烂如花的笑脸,让林金东决定去做一件事,那就是“引诱”——为当地的校长和老师提供指引,让他们未来有机会带领这些孩子去参加全国各种科技竞赛。“我不希望我们带过去的科技知识这些孩子们学会了、练习过就结束了,如果有机会还是要多参加科技竞赛,只有把视野打开,才能看到外面更加辽阔的世界。”

(林金东和高年级的孩子在操场放飞无人机)

“老师,我很喜欢踢球,只有你来了我们才能踢球,你能不能不走?”10天的支教生活转瞬即逝。当飞机离地升空的那一刻,卢健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小顺那瘦小的脸庞。“我希望他能坚持自己的梦想,”卢健深情地说,“明年我还想再见到他。”他坚信,这个开朗而有天赋的孩子未来一定能够走出这片旷野。

“只要平安希望小学还有一个学生,平安公益支教就会一直进行下去”。这是近日中国平安“百千万调研活动”座谈会上,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对平安希望学校发出的铿锵承诺。此时,梁洁刚刚结束本年度的支教返回呼和浩特,回到日常工作中,但她内心则已想象着,明年秋天,她带领其他老师穿越风和雪,再次抵达到金河平安希望小学的那一天,在孩子们渴望的眼神中,又一堂充满希望的课程开讲了。

“就像每次去金河那条路,它弯弯曲曲,没有路灯,但再多的曲折,它终究会到达尽头,在尽头会看到希望看到曙光,这是我6年来最大的感悟,我就是觉得做任何事情,你都得坚持,坚持是最重要的。”

网络编辑:kuangyx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