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原因再探讨

德干火山喷发假说在恐龙灭绝中的作用近年来引起广泛关注,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可能并不是导致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责任编辑:朱力远

在地球生命史的长河中,生物大灭绝事件如同惊涛骇浪,一次次重塑地球的生物格局。曾经的地球霸主——庞大的恐龙家族在白垩纪末期突然消失,成为地球生物演化史上最大的谜团之一。因此,关于恐龙灭绝事件的研究,成了科学界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最近,科学家对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有了新的认识。

恐龙到底被谁“灭门”?

恐龙大灭绝事件与地球生物演化史上其他几次灭绝事件明显不同。英国学者理查德?福提在《化石:洪荒时代的印记》一书中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大灭绝的前兆是科一级分类单元数量的总体衰减,比如三叶虫在二叠纪开始之前种类已经所剩无几,二叠纪末的大灭绝不过是最后的致命一击。而另一些情况下的灭绝则似乎更为突然,经典案例是白垩纪末恐龙的灭绝。”

在这场灾难中,全球85%的动植物灭绝,其中包括在陆地上占统治地位的裸子植物本内苏铁类、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之久的非鸟恐龙类以及海洋中的软体动物头足纲的菊石类全部灭绝。科学家们通过地质勘探、化石发掘、气候模拟等多种手段,试图找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背后真正的“罪魁祸首”。

如今,科学家已经提出了多种假说,例如占据主流的陨石撞击说、火山喷发说,其他还有学者认为是微量元素污染导致恐龙生殖能力和孵化率降低、不能适应气候变冷而被冻死、不适应以大量新生的被子植物为食而被毒死、与哺乳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