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文化原创榜·综艺|同质中的惯性,批判中的撕裂

编者按:

★年度综艺:《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评选理由:沉寂近两年后,中国脱口秀仍在继续前行。脱口秀演员用幽默化解焦虑、用自嘲展现坚韧,以独特的洞察撬动最广泛的共鸣。更多元的身份视角、更深入的公共讨论,无不使节目有了更强的社会观照意义。貌似荒诞不经的现实背后,喜剧从来不只是笑笑而已。

责任编辑:李慕琰

2024年综艺节目仍是“综N代”占据主导,喜剧节目全面回归,但也出现同质化等问题。

2024年综艺节目仍是“综N代”占据主导,喜剧节目全面回归,但也出现同质化等问题。(资料图)

推荐人(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何天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副主任、副教授)

沈皛(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文艺系副主任、教授)

周逵(资深节目策划人、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

★年度综艺提名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喜剧之王单口季》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在试图进行一场对于脱口秀类节目的概念探索与尝试。漫才兄弟以黑马之姿夺冠的同时,也能看到传统脱口秀演员们对于创作的坚持。无论是漫才还是传统脱口秀,甚至是在网络上饱受争议的“rapper脱口秀”,也许路途中不算一帆风顺,但是至少我们都能看见,不管怎样,中国的站立式喜剧节目还在被这样一群心怀热爱的人向前推动着。

《喜剧之王单口季》可能是2024年最成功的单口喜剧群像节目之一,尽管参赛选手大多是此前从未参加过类似节目的新面孔,但是每个人都个性鲜明。很难想象在一档喜剧节目的总决赛里大家会流下那么多的眼泪,或许只要有一颗炽热的心,生活里的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是喜剧之王。(沈皛)

脱口秀作为一种语言密集型的表演形式,通过幽默与笑声,为个体和群体提供了重新理解自我与社会的空间,成为社会阶层、性别、职业及残障群体身份自我表达的重要场域。在舞台与观众席的对话中,社会认同得以生成,阶层边界得以凸显或模糊,文化资本则潜移默化地发挥其整合作用。这种动态的交流,不仅是关于笑声的艺术,更是关于身份与社会价值的持续协商。因此,脱口秀的舞台,不只是观点的碰撞,更是情感的传递与文化权力的分配。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承载了社会中最深刻的紧张关系,成为探讨权力、价值与身份的隐喻性场域。在这种复杂的文化实践中,幽默不仅能解构社会结构的不平等,也能成为重新定义社会价值的重要工具。由此,脱口秀综艺,不仅涉及娱乐形式的解析,更是对当代社会身份政治和文化资本的阶层实践的一次深入剖析。(周逵)

《喜人奇妙夜》

《喜人奇妙夜》是标杆式的喜剧综艺作品,有自己的态度和价值观,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和规律,也有自己对综艺节目回应大众关切和情绪的判断。它保持了这个IP稳健的发挥,也让我们看到喜剧创作尊重大众并且贴近大众的可能性。媒体都在试图从它的各种题材里找到节目对接的社会情绪,但其实好内容本身就是生命力,爆款作品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何天平)

三季以来,《喜人奇妙夜》一直走在将素描式喜剧与传统小品结合和平衡的道路上。刘旸在采访中戏称节目宛如“喜剧地狱”,当观众的口味被前两季节目刺激到一个新的高点,“喜人”们以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进行着一场创新创作与观众期待之间的赛跑。在传统的小品发展遇冷的今天,他们给了广大观众一个“再相信国产喜剧一次”的理由。(沈皛)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剧照。(资料图)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剧照。(资料图)

2024年,综艺节目创新不足,同质化较为明显。整体而言,综艺市场的数据表现高于节目品质本身。云合数据显示,2024年上新国产季播综艺共329部,同比增加54部,在更国产季播综艺中“综N代”的部数占比为42%;与此同时,综艺节目的豆瓣评分下滑,均分为6.7分,同比减少0.4分。

在“减量增效”的背景下,各大长视频平台纷纷布局“微综艺计划”,探索“轻量化”发展方向。2024年上新网综中,30分钟以内的节目占比25%,同比增加11%。不过,从整体表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