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充VS换电,谁才是电动汽车的未来?

目前看来,超充很现实,换电很性感,如果超充技术突破,能显著缩短充电时间并解决用电负荷问题,它可能更具吸引力,而换电技术若能实现行业标准化,也有可能大幅推广。

责任编辑:辛省志

近日,宁德时代公布了其巧克力换电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宣布将于2025年建成1000座换电站。看起来,电动汽车行业离解决里程焦虑问题又近了一步。但实际上,无论是换电还是超充,要面临的问题都不简单。

先来聊聊换电,以蔚来为代表的换电技术发展其实并不比超充慢。蔚来的第一代换电技术,需车主下车配合工作人员换电,时长约8分钟,到了最近的三代,换电已无需车主下车,而是可以通过手机操作自动泊入,全程时长3分钟。这个效率,看起来可与加油一争高下。可惜的是,蔚来还是能收到车主 “充电两分钟,排队一小时” 的锦旗以控诉其漫长的等待时间。

这就暴露出了第一个问题:换电站太少,极大影响了效率。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蔚来布局了2995座换电站,但一个换电站只有一个换电工位,换电站储存的电池数量也有限,有的无法满足不间断换电的需求。比如第一代换电站内只有5块电池,数量少,电池在舱内的充电速度不够快,每个站的单日服务能力有限。即使是最新的四代换电站,内部可储存23块电池,单次换电时长缩短到2.5分钟,单日最高服务能力也只有480单。

相比之下,一个加油站有很多把加油枪,每把加油枪,都可以在几分钟内为一辆燃油汽车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