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之间得有规矩”:WTO三十周年之际谈关税战

“你自己把法院拆了,又说要告到法院去?”

WTO、多边贸易体制,不是谁强加于谁的,它是国际经贸交往的客观需求。所以WTO不会关门。

十几年前是黄金时代,大家都按规矩办事。当时我认为WTO就意味着国际经济秩序的终结。后来才发现它是那么脆弱。

责任编辑:张玥

2025年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三十周年。1994年4月15日,123个成员签署了《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建立WTO,1995年1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

4月10日,WTO在日内瓦举行了成立三十周年的庆祝活动。活动期间,瑞士、新加坡等41个中小规模经济体共同发布了“多边贸易体制之友”倡议。倡议指出,当前多边贸易体制面临严峻挑战,包括全球供应链中断和保护主义抬头,呼吁各方重申对WTO规则的承诺,维护贸易开放。

中方代表表示,当前国际局势动荡更凸显WTO的核心价值。美方对包括中方在内的WTO成员滥施关税,中方采取了坚决反制措施,既是为了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也是为了捍卫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公平正义。

对于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措施,WTO总干事伊维拉也发表声明表示,国际社会必须共同维护国际贸易体系的开放性。“WTO是重要的对话平台,在合作框架内解决这些问题至关重要。”

今天,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炸弹”,重新审视WTO的意义和价值显得更加必要。为此,南方周末对话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杨国华。

杨国华教授1996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现商务部)条约法律司工作了18年,先后担任条法司WTO法律处处长、条法司副司长,是中国驻美大使馆知识产权专员。工作期间,他参加了中国加入WTO的谈判和涉及中国的WTO争端解决案件处理,2014年开始,在清华大学法学院任教。目前,是WTO“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PIA)仲裁员,也是WTO上诉仲裁第一案“土耳其药品案”仲裁员。

杨国华教授亲历了WTO的黄金时代,也见证它受到重创。他形容是“失去方觉珍贵”,但依然相信WTO倡导的规则和价值,因为“那是国际经贸交往的客观需求”,以及,“是非判断在任何时候都是重要的”。

2025年是WTO成立三十周年。图为直布罗陀海峡的货船。视觉中国/图

2025年是WTO成立三十周年。图为直布罗陀海峡的货船。视觉中国/图

WTO的作用之一,是是非判断

南方周末:在特朗普政府发布“对等关税”后,中国在WTO对美国提起了诉讼,但WTO上诉机构在2019年已经停摆,目前的上诉机制在怎样运转?

杨国华:WTO上诉机制是人类社会第一个政府间的争端解决上诉机制。1995年成立之后,审理了一百多起案件,为多边贸易体制提供了重要保障,为国际法治提供了重要实践,为国际法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特朗普政府上台后,通过阻挠上诉机构成员遴选和连任的手段,使得上诉机构7名成员的人数逐步减少,直至2019年底由于不足3名成员而不能接收新案件,上诉机构停止运作。

上诉机构被破坏,WTO争端解决机制看起来完了。但我说不是。WTO争端解决机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