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夫潜逃后,她们该怎么办?
“市场使再婚、纳妾、重婚、私奔、同居、卖淫等选择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日常生活艰难所带来的特殊选择……通过选择上述任何途径,妇女都有可能把自己从迫在眉睫的贫困危险或无法忍受的关系中拯救出来。”
责任编辑:李慕琰
民国初期,东北四平的农家妇女。(视觉中国 图)
2003年,历史学家马钊开始在北京的档案馆查阅民国时期地方法院的刑事审判档案,重点是“妨害婚姻家庭”类别。三年间,他收集了400多件案卷材料,选取20个案例写成《弃夫潜逃:战时北平底层妇女的生活与犯罪(1937-1949)》。
这些案例最早发生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民政府致力于社会建设的“黄金十年”结束,北平一度为日伪政权统治。直到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作者指出这段时间“停留在一个被忽视的‘黑洞’之中。”
相比清代的刑科题本,民国时期的审判档案内容相对翔实丰富,故事性更强。纸面上是“通奸”“诱骗”“重婚”,有心的话可以发现下层女性的痛苦挣扎。电影《酱园弄·悬案》的质量见仁见智,但它仿佛是影像化的《弃夫潜逃》。詹周氏杀夫分尸后束手就擒,行为方式与弃夫潜逃的女人们截然不同,但处境有太多相似之处。
易卜生的话剧《玩偶之家》是戏中戏,并由此引出鲁迅的杂文《娜拉走后怎样》。这些皆与赵丽颖扮演的作家西林关联,她写文章为詹周氏申辩,原型苏青当时与张爱玲惺惺相惜。苏青、伍尔夫或者写娜拉困境的鲁迅,都写出了经济之重要。
鲁迅在文章里戏谑地讲出了洞见:“所以为娜拉计,钱,——高雅的说罢,就是经济,是最要紧的了。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相等的势力。”
在《弃夫潜逃》里,社会转型与经济自由是绞在一起的两条线索,而这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校对: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