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爆买”银行股?

“贷款利率下行放缓,不仅有助于缓解银行基本面压力,资产比价效应下银行股吸引力也将提升。”

“由于银行板块在A股多个指数中占据较大权重,汇金增持指数基金带来的被动配置资金流入,会有相当一部分最终进入到银行板块。”

2025年前5个月,险资至少八次“举牌”银行股。

责任编辑:冯叶

眼下这轮持续近两年的银行板块涨势,个股层面已经远不止于几家国有大型银行。视觉中国/图

眼下这轮持续近两年的银行板块涨势,个股层面已经远不止于几家国有大型银行。视觉中国/图

时值年中,44岁的个人投资者李丰发现,坚守多年的一只银行股,竟再创新高。

对于这位两个孩子的父亲而言,参与股票投资最看重“稳健”。几年前,他开始买入“当时还有些冷清”的国有大型银行股票。“规模较大的银行,经营和盈利情况相对稳健,派发股息也比较稳定,相当于每年拿到一笔‘利息’收入。”

而眼下这轮持续近两年的银行板块涨势,个股层面已经远不止于几家国有大型银行。

截至2025年6月30日,衡量A股上市银行整体走势的中证银行指数自年初累计上涨大约16%。国有大行中的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半年涨幅均超过10%,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当中,更不乏半年涨幅超过20%的个股。

高股息的吸引力

对于李丰这样“求稳”的散户而言,A股市场中银行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低波动、高股息、低估值”。据银河证券估算,包含股息和资本利得在内,银行股近五年的年化回报率多数超过10%。

稳定回报背后,股息收益起到了基础支撑的作用。以农业银行为例,2024年已经实施的派息方案为每10股派2.31元(含税)。对于李丰这样买入银行股较早、持有成本相对较低的投资者来说,每股股息除以买入时的股价,可以获得8%上下的股息收益率。

也就是说,如果在较低的估值水平买入且每年稳定派息,投资者通过部分银行股可获得远高于市场利率的相对稳健收益。

太平洋证券首席投资顾问刘金敏对南方周末表示,银行板块这一轮整体性大行情的一个关键背景,是目前资金寻求大类资产配置而又面临一定“资产荒”的趋势。“银行股凭借高股息的特征,一方面可以起到资产蓄水池的作用,帮助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银行板块大权重的特征也发挥着股市稳定器的作用。”

回顾中证银行指数走势可以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