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税”引争议,日本催生“新招儿”会有用吗?

“单身税”背后隐含的假设是年轻人不生孩子是因为经济压力大,只要给予经济支持就能改变年轻人的生育决策,从而提振生育率。然而事实表明,破解少子化困局远比简单的经济假设复杂得多。

责任编辑:辛省志

近日,日本政府要征收“单身税”的消息上了热搜。为应对日益严峻的少子化挑战,日本政府出“新招儿”,计划从2026年4月起实施“儿童与育儿支援金”政策,为育儿家庭提供更丰厚的育儿津贴和更完善的育儿服务。这一政策听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是一经公布却引发广泛争议,特别是让年轻人炸了窝。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政策资金的筹集方式上,日本政府计划从包括单身人士在内的全体国民口袋里征收“儿童与育儿支援金”,有舆论称,此举实际上是在变相征收“单身税”。尽管日本儿童政策担当大臣三原顺子极力反对“单身税”的说法,表示将“儿童与育儿支援金”政策称为“单身税”是错误的。但是,日本民众对政府的解释并不买账,网络上关于“单身税”的讨论持续升温,甚至漂洋过海引发跨国讨论,在中国社交媒体也冲上了热搜榜单。

一、“单身税”其实全体国民都要交

当前日本网络热议的“单身税”并非专业术语,也非针对单身人群的专项税种,它是日本政府基于全社会共同育儿理念,向全体国民征收的“儿童与育儿支援金”,来应对少子化冲击的政策。

日语中“少子化”指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更替水平(2.07)的人口学现象。日本的生育率自1974年跌破2.07后持续走低,2024年更是跌破1.2,再创新低,这一数据变化表明日本已陷入自我强化的生育率下行循环。少子化困局下的日本,正在经历一场全民“生育焦虑”。

少子化直接导致总人口减少、劳动力短缺、消费市场萎缩及社会保障体系承压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长期困扰日本社会发展的顽疾。尽管日本政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