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补分批次下达,目的是平衡全年财政支出节奏”

中央每拨付9元,地方需承担1元。

5月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商品,合计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个百分点。

“建议整合全国通用的消费补贴数据平台,简化审核流程,提升监管能力。”

责任编辑:张玥

中央每拨付9元,地方需承担1元。视觉中国/图

中央每拨付9元,地方需承担1元。视觉中国/图

2025年是推行“国补”的第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向地方安排了3000亿元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个资金规模是去年的两倍。

在补贴范围上,今年突出的特点是“扩围”。

比如,将去年的8类传统家电扩展至12类,微波炉、净水器、洗碗机、电饭煲等也被纳入。有些地方还增加了投影仪、无人机、扫地机器人……数码产品也首次纳入全国补贴。

据有关部门介绍,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的中央资金,后续还将有1380亿元的中央资金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正在做关于“国补”的市场调研。6月23日,她就“国补”的施政重点、资金分配、批次安排等问题,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

品类扩围,资金翻倍

南方周末:国补已进行两年,2025年相比2024年,在补贴范围、形式等方面有哪些变化?

刘方:2025年,在补贴范围上,大幅扩围,新增高关注品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