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高论(7.28-8.4)

即便免责协议确实承诺豁免死者家属任何刑事责任,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显然没有。那要怎样善后?是让没法律效力的协议由此有了法律效力呢,还是让签订协议的相关官员接受问责而协议终归不能成为刑事犯罪的护身符?

责任编辑:史哲

评审:曹林 马少华

No.1 意见领袖们石首事件中的公正迷思

《东方早报》,7月31日,作者:韩福东

(原文摘编)石首事件,各路意见领袖现在把焦点指向了政府拘捕死者家属的“背信弃义”上,原因是说,家属当初为配合事态平息和政府签了“免责协议”。但只要看一下“免责协议”就知道,得到豁免的是“非组织、参与打砸烧的其他行为(拉横幅等)”,显然打砸烧并不豁免。但为什么警方抓捕涉嫌打砸烧的家属时,媒体却咸云政府背信,这很难让人理解。

退一步讲,即便免责协议确实承诺豁免死者家属任何刑事责任,它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显然没有。那要怎样善后?是让没法律效力的协议由此有了法律效力呢,还是让签订协议的相关官员接受问责而协议终归不能成为刑事犯罪的护身符?在我看来,毫无疑问是后者。

再退一步,即便石首相关官员在事件中确有违法行为,这也不能构成对涉嫌“打砸烧”行为的豁免。从现在公布的信息看,证据指向死者的遗书是本人所写,他也确乎是从高空坠落。仅仅是凭借一些传言和想象中的毁尸灭迹,家属拒绝公安机构尸检的要求,在后来事情基本明朗的情况下,仍然试图索取22万元的高额赔偿。这就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