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提升政府公信力

必须尽快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让底层民众重拾信心,恢复社会信任感,这是政府合法执政、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唯此,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责任编辑:戴志勇

■编者按

去年以来,未发生类似瓮安事件、石首事件那样的大规模群体事件,但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仍存。具体总结群体事件的正确应对之法,汲取应对不善的教训,从治本与治标两个层面,提出化解思路与途径,或能更好地维护民众正当利益,有利于在此基础上,追求到一个更公正因此也更稳定的社会秩序。本期刊发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所单光鼐研究员的分析与对策,供读者参考。

必须尽快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让底层民众重拾信心,恢复社会信任感,这是政府合法执政、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的基础。唯此,才能从根本上维护社会稳定。

底层社会成员对社会的绝望往往是引发社会动荡的主因。社会公共政策必须对他们给予更多倾斜,且施以实实在在的社会救助。

关键是提升政府公信力

去年以来,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群体事件。但是群体事件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如微博异军突起,新兴媒体改变群体事件动员结构的这个趋向更加明显。如没有良好理性的互动,社会将很难前进。

再如,大多群体事件都是地区性、行业性的,零星、偶发,但近期出现了由地方性向地区性,继而向多个地区扩展、蔓延的动向。庆幸的是,近期群体事件出现的“向上规模转移”动向,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积极、稳妥努力应对下中断、中止。

不容忽视,群体事件有“重复”、“重现”的现象。群体事件中出现了与以往群体事件高度相似的案例。这说明:一、事件内在的发生机制存在相似性。二、社会结构内存在发生“事件”的社会基础。如,社会存在结构性诱因;有结构性怨恨存在,民众中不满情绪甚多。

对近期群体事件,有如下基本认知和判断:

群体事件增长势头放缓,且时有下行波动变化的趋势;全年未发生类似瓮安事件、石首事件那样的群体事件。这在新世纪以来的历年中少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