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我去“朝圣”

游客们纷纷留言,有的宣誓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胜利”,有的模仿起毛泽东的笔迹在纸上题下硕大的“为人民服务”,也有人抱怨60元的“票价太贵”。

责任编辑:王刚 实习生 姚永泳

日益火爆的旅游场面预示着国家重要节日的临近。建党90周年庆典在即,一批批的游客组成的队伍拥入井冈山,革命“摇篮”迎来了旅游人数的史上最高峰。

清晨,一辆大巴在高速公路上疾驰。伴随着《红星照我去战斗》的音乐,一位女士站在车上讲话:“我下令进攻的时候你们再发动进攻,时间到了准时撤退!明白了吗?”所有人齐声回答:“明白!”

如果不知道这是旅游,旁人很可能会陷入时空错乱的恍惚之中——这是一个从南昌奔赴井冈山的旅游团,在女导游的话里,“进攻”是个比喻,意思是参观,“撤退”表示集合去下一个景点。

三十多人的团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像24岁的湖南小伙徐超和他的八个同事结伴出行的,也有像60岁的方信中这样的自费散客。6月下旬,正是前往革命圣地井冈山旅游的合适季节。

广西兴安重现长征。6月11日晚,广西兴安县近千名党员手持火把“重走长征路、翻越老山界”。 (CFP/图)

日益火爆的旅游场面预示着这个国家重要节日的临近。

八十多年前,这个罗霄山脉中段的偏僻去处给了中国共产党喘息壮大的绝佳地点。如今,受益于执政六十余年来的反哺,井冈山开始向外界贡献更多的红色资源。

从2000年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陆续拨款兴建了泰井高速公路、吉安飞机场和一条连接北京和井冈山的直达铁路。建党90周年庆典在即,一批批的游客组成的队伍拥入山区,革命“摇篮”迎来了旅游人数的史上最高峰。

车辆驶入大山,一个做成飘扬红旗状的巨大雕塑映入乘客的眼帘,这是井冈山景区的入口,各种外地牌照的车辆已经排起长龙。

车上的音乐换成了《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导游引用作家魏巍的一句诗“不朝圣来不拜仙,我来朝拜井冈山”,号召大家怀着神圣的心情旅游,“一定要学习红军的精神,有组织有纪律,拿下一个个景点和山头!”

听起来这不像是一次旅游,更像一次真实刺激的军事行动。

“请”一尊毛主席

柜台后面,工作人员趁机热情地向游客们推荐领袖的铜像,价格在300元到1680元不等,最终方信中在工作人员的说服下,买了一尊380元的主席铜像,编号是吉利的8869。

当众人聚拢过来围观时,工作人员一一纠正了他们的说法:“不能说‘买’,而要说‘请’”。

徐超和他的同事来自湖南一家国营电厂,他们占了这个团三分一的人数。按照领导的指示,他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在井冈山体验革命的激情,回去后每人要交一篇学习心得。徐超的职责是拿DV拍下大家接受教育的场景。

等待上山的人数远远超出了徐超的想像,成批成团的政府、企事业单位的旅行团都在往山上赶。就在徐超他们前往井冈山的前一天,一批超过1200人的香港工联会代表,乘坐铁道部特意安排的20节专列,浩浩荡荡地由香港抵达井冈山。

如今井冈山的火爆程度即使与国内最热门的景点比也一点不逊色,像徐超他们这样经费不足的小团队,只好接受旅行社安排散客拼团。茨坪的宾馆价格比去年猛涨了一倍,比庐山还高出200元。即使如此,井冈山饭店在内的800元以上的高端客房都已经被各地政府机关预订一空。井冈山历史博物馆门口挤满了挥舞红旗和拍照留念的人群,旅游大巴必须即停即走,各大土特产超市时常出现断货。

车辆到达井冈山茨坪,参观的第一站是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馆旁边的商店。在一尊高大挺拔的毛泽东铜像前,人头攒动。

导游给团里的每个人发了一个画着枪杆的红色贴纸,叮嘱团员把它贴在胸口的位置。这个团队拥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红四军”。这是朱德和毛泽东的队伍会师后部队的番号,正是靠这支队伍,共产党在井冈山的斗争二十多年后夺取了政权。

游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站成三列,脱下帽子,摘下墨镜。伴随着一阵深沉而悲伤的音乐,一位穿白衬衫的工作人员声音郑重里夹杂着深情地颤抖:“为表示对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的尊重和缅怀,让我们深深地对他老人家三鞠躬……”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着毛主席”,这句话出自另一个红色圣地瑞金,传说中毛泽东在那里挖了一口井,让老百姓喝上了干净的井水,如今被借用到这里,用金字写在毛主席铜像后面的红墙上,闪闪发光。

方信中摘下遮阳帽,露出锃亮的头皮,表情庄严而肃穆。对他来说,这是久违的仪式。他说上一次集体给毛主席鞠躬大概是三十年前的事了。

60岁的方信中是这个团里年纪最大的游客,他自费从浙江嘉兴乘火车来旅游。他的老家是共产党一大召开的地方,就在这个月月初,单位还组织他们这群退休员工到南湖边上参加红歌合唱比赛。

三鞠躬完毕,团员们被带到柜台前,对着一台20寸的电视机观看一部宣传影片,影片讲述的是1993年12月20日韶山毛主席铜像揭幕时日月同辉的灵异景观,场面引来了游客们的啧啧称奇。

柜台后面,工作人员趁机热情地向游客们推荐领袖的铜像,价格在300元到1680元不等,最终方信中在工作人员的说服下,买了一尊380元的主席铜像,编号是吉利的8869。

当徐超等人聚拢过来围观时,工作人员一一纠正了他们的说法:“不能说‘买’,而要说‘请’。”

2011年6月18日,江西井冈山,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参观的游客。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井冈山再度迎来新一轮红色旅游的热潮。 (CFP/图)

红军Cosplay

游客们纷纷留言,有的宣誓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胜利”,有的模仿起毛泽东的笔迹在纸上题下硕大的“为人民服务”,也有人抱怨60元的“票价太贵”。

徐超的曾祖父是一名红军战士,病死于“文革”中,家人也在后来的岁月里迁回长沙。

时隔八十多年之后,徐超生活在互联网上,他知道高铁、日本地震、也门和芙蓉姐姐,却只在电视中见过那个穿草鞋走过两万五千里的曾祖父的形象。相比红歌,他更喜欢一路上耳机里的Lady Gaga。如今井冈山的一切既让他感到陌生,又充满新奇。

在给毛泽东鞠完躬后,“红四军”迅速撤离,在导游红旗的带领下开始“进攻”井冈山斗争全景画馆。这是一个反映井冈山斗争的大装置,据称制作过程中拍摄了3万多张照片,用掉5吨多油墨,由众多艺术家历时18个月完成。

表演过程灯光闪烁,炮声轰隆,杀声震天,令人亢奋。在门口的本子上,游客们纷纷留言,有的宣誓要“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胜利”,有的模仿起毛泽东的笔迹在纸上题下硕大的“为人民服务”,也有人抱怨60元的“票价太贵”。“红四军”的下一站是笔架山。在导游的劝说下,所有人都登上了150元的索道。

除了徐超和他的同事,车上另外三分之二的人是来自浙江、福建、东北甚至新疆的散客。相比之下,散客们主动上山接受教育的热情更值得称道。

李毅是来自东北的一名法官,他带着一家三口一起前来旅游。在二十分钟的缆车上,他努力对着门票上的效果图,寻找红绿辉映的场景,尽管只看到无穷无尽的竹子和一重又一重的矮山包,但有机会亲临革命历史现场还是让他倍感亲切。

井冈山几乎在每一个中国人脑子里留下了影子,小学课文《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曾经是几代人必背的内容,而最近一部名为《井冈山》的革命电视剧也被适时地推上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看过这些竹子和山,才真正会明白当时主席躲在这里是多么地高明!”李毅赞叹道。

在笔架山上,团员们纷纷一手叉腰,一手夹烟,20度仰角远眺群山拍照,或者两两四手紧握,演绎一番朱毛相会。

当地的村民摆设的租衣处热闹非常,租借红军上衣收费15元,选搭斗笠、驳壳枪等道具收费30元。如果请村民代为拍照,一张6寸的彩照收10元,12寸的收60元。遇到大雾或者雨天,远处的山峰隐没,技法熟练的村民依然可以运用图片软件,将游客PS进红霞万里、悠云朵朵的胜景之中。

衣服道具很快被抢租一空,一群游客瞬间装扮成红军,化纤上衣和开线的红领章让雨后的游客笑得格外灿烂,“红四军”第一次看起来名副其实。

走在山道上,同事们对着徐超的DV机开始互称“同志”。临近建党90周年,类似这样的红军Cosplay(模仿)山上山下随处可见。

2010年9月,井冈山干部学院的112名司局级学员们就身穿红军服装,头戴红军帽,重走了朱德挑粮小道。6月11日夜里,在遥远的广西,千名党员扮演红军,手持火把翻越老山界,沿途瑶民扮演群众,站在路边提篮子送鸡蛋红薯,与“红军”齐唱红歌《歌唱祖国》,声音响彻山谷。6月26日,甘肃举行全国红色运动会,开幕式上运动员均着红军装入场,比赛项目包括有“巧儿担架队”、“火线鸡毛信”、“英雄炸碉堡”……

红色演出热火朝天,以至于红色制服脱销的新闻频见报端。

“在井冈山上随手就能拦着一个处级干部”

90年代中期开始,梳着大背头穿着白衬衫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密集地出现在井冈山上,他们的到来让这里逐渐游人如织。大街上的房子从矮房空地变成现在的星级宾馆林立,从特产超市都没有,到不仅有KTV,还有装修精致的休闲会所。

几十年来,毛泽东的时代并未走远。像切·格瓦拉的头像在城市文艺青年里流传一样,毛泽东的大背头、宽前额、下巴上若隐若现的大痣,依然是红色标识里最重要的图像。

第二天,当旅行团到达了两日游的重要景点大井朱毛旧居,拥挤的人流就说明了一切。在旧居门前有一块黑色的读书石,传说中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常坐于此石看书读报、批阅文件,这里成为游人集中拍照的地点。

和笔架山上一样,红军服装一早就成为人们抢租的重点,供游客选择的道具除了斗笠、驳壳枪,还多出一本书供游人摆拍。

李毅再一次大方地给儿子出了钱。儿子把红星帽戴在头上,斗笠放在腿上,翘腿坐在读书石上,低头看书时才发现那是一本研究热能的物理书,李毅告诉他,是什么书并不重要。

方信中不舍得再花大价钱租衣服,只能站到一旁选景,把那些穿着红军装的人照进他的相机里,以示自己也到过此处。他随手拦了一个路人,请求对方帮忙拍照,对方一愣,另一个人随即一个箭步上来劝阻:“这位是我们局长。”

导游笑着上来打圆场,她告诉方信中下次认清楚人:“在井冈山上随手就能拦着一个处级干部。”

司机罗建国早早地在停车场等候团员集合。听说方信中和局长的偶遇,他觉得并不为奇。在他的印象里,90年代中期开始,梳着大背头穿着白衬衫的领导干部越来越密集地出现在井冈山上,他们的到来让这里逐渐游人如织。

他投身旅游业已经将近十年,一年年地看着井冈山的发展。大街上的房子从矮房空地变成现在的星级宾馆林立,从特产超市都没有,到不仅有KTV,还有装修精致的休闲会所。

“井冈山干部学院的设立是一次真正的大发展,从那以后领导干部上山的越来越多,前年胡锦涛到井冈山过年,又是一次再发展的机遇。”

相比这种散客团,他更愿意接待政府机关和大型国企组成的“首长团”。那样的团队主要目的是来开会和培训,日程安排十分宽松。“一般第一天睡到早上10点,集体去一下黄洋界,下午4点前就回到酒店休息。第二天再去一趟博物馆接受一次革命历史教育。第三天就从吉安坐飞机或火车走了。”

但这种旅游方式也比较昂贵,仅餐费标准一项,通常就达到每人每餐80-120元,均由单位埋单。中南林学院顾晓艳等人在2001年进行过一项井冈山旅游客源研究,在2000余名的受访者中,有72.5%的人旅游费用源于单位支出。

唱响红歌

“走挑粮小道,能体验创业的艰辛,而学习唱红歌,可以体验当年红军战士的激情。”

最近几年,企业到井冈山培训的也越来越多,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红色培训机构。在共产党指挥下的红军和后来的解放军,至今仍被众多企业家视为中国本土最成功的组织案例。

当罗建国开着车,带着“红四军”四处游览时,马越正带着一个由温州企业家“富二代”组成的队伍高唱“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那个也当粮”。

28岁的马越是井冈山红色大本营培训中心的主任,2007年,他和他的伙伴做了一项重要决定,把他们的培训中心从“城市”南昌挪到了“农村”井冈山。

2005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提出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今年火爆的培训行情证明了马越他们当初对形势的准确把握,“现在我们几乎每个月的日程都是排满的,报名需要提前预约。” 井冈山红色足迹拓展培训公司的刘先生介绍,目前企业培训价格是每人每天200元,食宿费用另计。政府部门的培训周期更长,价格更贵。

红色培训如今已经成为井冈山上利润丰厚的大买卖。越来越多机构投身红色,它们纷纷请出井冈山干部学院的老师和山上的革命后代前来讲课。培训内容各式各样,视客户需求而定。课程的这一端讲授的是革命、服从和牺牲,在另一端输出的关键词则是:领导力、 财富和地位。

解释火爆的行情,马越悠然一笑,“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

在课程设置上也可以看到,马越尝试着对红色资源努力汲取。二到十日不等的方案设计中,内容包括了学唱红歌、集体朗诵毛主席诗词、学习三湾队伍改编与企业精神,向伟大领袖学习智慧精髓……“走挑粮小道,能体验创业的艰辛,而学习唱红歌,可以体验当年红军战士的激情。”马越说。

显然红色激情正在感染越来越多的人。

全国各地负责部署90周年献礼的官员们正在加班加点,《江淮晨报》报道“合肥用4千米绸缎包裹树木打造红色主题街”,《京华时报》的消息是“北京月底将在全市公交站点悬挂党旗或七一宣传语”。

在经过两天的“进攻”和“撤退”之后,“红四军”终于踏上了归途,临下山前,他们到北山革命烈士陵园献上了花圈。

在大巴上,方信中拿出毛主席铜像反复摩挲,后悔没挑另一个8886的编号。徐超翻看了两天来拍的DV,觉得稍做剪辑就可以做成革命影片了,“领导对这个一定会满意。”

大巴车上红歌依然一路嘹亮——“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那个也当粮……”一车人揣着疲惫陷入了睡眠。

(文中罗建国为化名)

网络编辑:邝立韵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